Page 210 - 易經_Neat
P. 210
复卦之下体震为动,上体坤为顺,震一阳动而进,坤群阴顺而退,“动而
以顺行”,其发展的远景是亨通的。然而,由于一阳初生,稚嫩微弱,发展到
壮大强大有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所以不必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应该顺其
自然,“出入无疾”。“疾”是急速的意思,“出入”是生长的意思,阳复生
于内谓之入,上进于外谓之出。既然阳长阴消的势头业已形成,同类的友朋前
来亲附为期不远,指日可待,所以应该抱有乐观的信念,“朋来无咎”,不会
感到孤独,也不会有什么咎害。
从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看,阴阳两类势力的消息盈虚是一个循环反复、周
而复始的过程,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称之为“天行”,“反复其道,七
日来复”就是这个循环过程的周期。关于“七日来复”,是一个大致的约数,
总的意思是说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不可躐等超越,必须循序渐进,不到这个过
程发展到尽头之时,阴阳之间相互转化是不可能发生的。
比如剥卦的总体形势是阴长而阳消,只有当阴长之势经历了五个阶段发展
到上极,才会向反面转化。复卦由剥卦转化而来,其在下之一阴固然稚嫩微
弱,却是新生的力量,体现了“刚长”的强劲势头,蕴含着蓬勃的生机活力,
其发展的前途无可限量,“利有攸往”。通过复卦,可以见出“天地之心”,
所以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所说“天地之心”,其外延指的是以天地为
匡廓的整个世界,其内涵指的是这个世界化生万物的功能,功能内在于实体,
表现于外则为有形可见的大化流行的过程,也就是造化的本身。
这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过程,无所主宰,恒然如此,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和
思虑忖度为转移。就这一点来说,天地并不具有如同人那样的心,也可以说天
地本无心。然而,就天地以生物为本而言,阴阳交感,运行不息,也确实有一
个生物之心,这是客观的规律,自然的功能,也就是宇宙之心。
《系辞》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因此,“天地之
心”就是天地生物之心,是宇宙大化流行的基本的原动力,洋溢着活泼泼的盎
然生机,与人性的恻隐爱人之心的仁息息相通,也可以说是一片仁心。复卦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