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孝的精神與中華文化
P. 27
孝的精神與中華文化
171
的推波助瀾下,可說是風行草偃。雖不敢說家喻戶曉,然有讀經之處,
必然有它的身影。如今〈百孝經〉不僅成為台灣復興孝文化頗為重要
的一部經,同時也成為海峽兩岸中華民族共同為中華文化奮鬥的一部
經。一貫道近年來也出版了《百孝經聖訓》,目前也積極在做各國語
言翻譯與經典詮釋的工作,希望能夠全球化與普及化。除此之外,一
貫道成立崇德光慧孝道全球推廣中心、臺北推廣中心、各區孝道推廣
處,以晚會、演講、表演、舞台劇、影片、歌唱、茶會、餐會等方式,
闡揚孝道理念,移風易俗,進而落實孝道生活化。在學校也舉辦孝親
感人徵文比賽、孝道舞台劇、孝親生活體驗營,希望能夠深根教育。
是以,不管中國大陸或是台灣,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皆責無
旁貸背負著復興中華文化的使命。尤其自從胡錦濤總書記公開宣示復
興中華文化之後,復興中華文化幾乎成為中國大陸的全民運動,可謂
風行草偃。同時也帶動了兩岸文化的交流,讓中華文化能夠返本開新,
並壯我民族。
肆、結論
經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舊傳統」不一定與「現
代化」是衝突、矛盾的。表面上,中華文化與工業化、現代化、資訊
化的生活是有衝突的,實際上,中華文化是工業化、現代化、資訊化
可大可久的根據所在。就像一棟大樓建築,隨著文化、藝術、企業多
元化,一個建築物的功能與外型美觀可以是多元的,可以現代化的。
然而建築設計不管如何變動與創新,「安全」是不二法門,不僅不可
以被取代,而且就像至高無上的「憲法」,永遠是不可被冒犯與抵觸的。
而「安全」建諸在「地基」的穩固、完善與否。換言之,建築設計不
管如何現代化,其地基的穩固是不變的。中華文化就是諸文化的地基,
蓋中華文化是依據人性之本質而創發的一種文化,故又稱為「人的文
化」,意即此文化適合所有人類。而中華文化的根本可以說就是孝的
文化。所以,唯有落實孝文化,方能奠定中華文化的基礎,意即才能
厚實我中華民族。厚實中華民族,並非僅為成就我民族之私,而是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