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107-學生輔導資源手冊-四校
P. 8
學務處的叮嚀
(一) 自殺防治守門人
案例一
有同學通知您某位學生上課出席不規律,情緒低落,有自殺意念……。
作為一位臺大的師長、自殺防治守門人,您可怎麼做?
自殺防治守門人可以留意學生自我傷害的警訊
1. 語言上的線索:表現想死的念頭。可能直接以話語表現出來,也可能在
臉書、簡訊、或作業、報告中表現出來。
2. 行為上的線索:
(1) 突然地、明顯地行為改變:如出席不規律、缺考。
(2) 出現相關的學習與行為問題:如成績下滑、分組報告表現不佳。
(3) 放棄個人擁有的財產或物品,請託他人保管;或突然表示感謝。
(4) 突然增加酒精或非醫囑藥物的使用量或使用頻率。
3. 環境上的線索:
(1) 重要人際關係的結束:如失戀、人際挫折、親人過世。
(2) 家庭發生大變動:如財務困難、搬家等。
(3) 顯示出對環境的適應不良,並因而失去信心;尤其容易出現在大
一新生,或外校生考上臺大研究所時。
4. 併發性的線索:
(1) 從社交團體中退縮下來:如減少朋友聚會或社團參與。
(2) 顯現出憂鬱的徵兆:如心情低落、哭泣、視線避免接觸。
(3) 顯現出不滿的情緒:如發表一些激烈的言論。
(4) 睡眠、飲食習慣變得紊亂,失眠,顯得疲倦,身體不適;導致早
上容易遲到或缺課、身形消瘦、上課無法專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