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2019科技農企業菁創獎入選廠商專刊
P. 3
科技興農 2019 科技農企業菁創獎甄選規範
翻轉產業新經濟 為鼓勵科技農企業從事創新研發及運用科技研 【活動宗旨】
發成果,農委會自 98 年度起設立「科技農企業菁創
為彰顯農業科技研發應用及農業創新價值,
獎」,評選委員從農企業之創新研發、技術應用、 促進農業產業創新發展。
產業效應到經營管理各個環節進行檢視,選拔出成
果斐然的企業,樹立農業科技產業典範,每年度更 【甄選對象】
安排獲選單位組團進行國外參訪,代表台灣與當地 從事與農業科技 [1] 相關研發、生產或行銷
臺灣優越的地理與氣候環境多樣性,農林漁牧業因而得以蓬勃發展,是支持 卓越企業交流互動,提升台灣科技農企業能見度。 之公司、農民團體與農業產業團體。
臺灣經濟的基礎產業。在農業競爭力上從追求規模經濟生產,轉而成為追求知識
【甄選主題】 【評選項目及標準】
應用加值的時刻,導入創新的科技應用技術與新產業經營模式,儼然成為提高台
灣農業競爭力至為關鍵的因素,促成傳統農業的轉型,也帶動周邊科技業的創新 獎項 創新研發類
類別 甄選 評分項目(權重) 內容說明
和升級。近年推動智慧農業,以關鍵技術開發,應用前瞻性、整合性科技推升農 主題
業生產力,塑造科技農業的生產條件,邁向效率、安全,與低風險的新農業時代。 [2] 1. 研發主題
研發創新 參選單位之研發項目是否具特
近年農委會全力推動農業加值,將過去農業以「產品」為主的概念擴大為「產 (40%) 2. 創新價值 色、創新性與穩定性。
3. 技術成熟度
業價值鏈」的觀念,經由創新加值,開拓農產品市場版圖,以「做大原有的餅」 獎勵致力於農業技
及「創造新的餅」,開發國產農產品市場新需求,創造國內生產者、加工者、外 創新 術之創新研發,有 1. 研發團隊
銷者多贏策略,同時致力於農業科技產業化,以國際市場為目標。為了強化農業 研發類 卓越成果且對農業 研發投入 2. 研發策略 參選單位是否有組織、有計畫性
科技產業發展具典 (30%) 3. 研發計畫 且持續投入研發工作。
競爭力,並且期待更上一層樓,本會特別委託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執行「科技
範者。 4. 智慧財產保護
農企業全球經營能量領航前導計畫」,以鼓勵、輔導、強化農業創新研發與應用
1. 技術應用模式
能力。自 2009 年起為鼓勵績優創新的農企業,特別成立「科技農企業菁創獎」, 產業效應 2. 技術運用價值 參選單位之研發項目商品化可行
從「創新研發」及「科技應用」兩大類別評選出在農業科技研發、技術應用、行 (20%) 3. 帶動產業效益 性及預期對產業貢獻度。
獎勵應用農業科技
銷管理到客戶服務等各個環節進行檢視,選拔出成果斐然的企業,以樹立農業科
研發成果或運用多
技產業典範,並作為其他農企業學習標竿楷模。 經營管理 1. 經營願景、策略與模式 參選單位經營管理模式是否能持
科技 元科技 [3] ,進行
(10%) 2. 組織架構與管理 續提升研發能量。
本專刊收錄歷屆入選名單及本年度菁創獎 19 間入選企業,以自有核心技術 應用類 農業經營創新 ,
為基礎出發,科技研發和創新應用為養份,透過自主研發、技術移轉或產學合作 並於市場獲得顯著 科技應用類
等方式,強化企業研發創新能力,並透過多元創新思維結合其他產業領域優勢, 效益者。 評分項目(權重) 內容說明
創造出高附加價值的產業風貌,使企業穩健成長,對台灣農業科技化轉型具有指
創新模式 1. 科技導入 導入科技及推動創新模式之構思
標性貢獻與意義,翻轉農產業新經濟。 【附註】 (20%) 2. 創新模式 及作法
[1] 農業科技泛指農、林、漁、牧業之
生物技術、安全農業、設備資材、 發展策略 1. 策略規劃 促成企業創新模式發展所需策略
食品加工、美容保健、栽培量產、 2. 策略展開
品種、防疫檢疫、環保與節能等等 (30%) 3. 智財運用 規劃及運作之完整性
技術。
[2] 同一參選單位每次只可參加一類獎 1. 量產規模
應用績效
項甄選;曾獲科技農企業菁創獎之 2. 銷售實績 企業創新模式運用實績與效益
(40%)
單位,三年內不得參加同類獎項甄 3. 產業 / 社會 / 環境效益
選。
[3] 多元科技係指資通訊、能源…等科 經營管理 1. 經營願景、策略模式 單位經營管理模式是否能持續提
技項目。
(10%) 2. 組織架構與管理 升創新應用及創造績效之能量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