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智囊全集
P. 17
智囊全集.txt
取之心,其创必数世不息。”季孙闻而愧曰:“地若可入,吾岂忍见宓子哉!”
(评:于救世似迂,于持世甚远。)
程琳
程琳字天球,为三司使日,议者患民税多名目(大麦旷绢鞋钱食盐钱。),恐吏为奸,
欲其名而合为一。琳曰:“合为一而没其名,一时之便,后有兴利之臣,必复增之,是重困
民也!”议者虽唯唯,然当时犹未知其言之为利,至蔡京行方田之法,尽并之,乃始思其言
而咨嗟焉。
高明
黄河南徒,民耕于地,有收。议者欲履亩坐税。高御史明不可,曰:“河徙无常,税额
不改,平陆忽复巨浸,常税犹按旧籍,民何以堪?”遂报罢。
(评:每见沿江之邑,以摊江田赔粮致困,盖沙涨成田,有司喜以升科见功,而不知异
日减科之难也。川中之盐井亦然。陈于陛《意见》云:“有井方有课,因旧井塌坏,而上司
不肯除其课,百姓受累之极,即新井亦不敢开。宜立为法:凡废井,课悉与除之,新井许其
开凿,开成日免课,三年后方征收。则民困可苏而利亦兴矣。若山课多,一时不能尽蠲,宜
查出另为一籍,有恩典先及之,或缓征,或对支,徐查新涨田,即渐补扣。数年之后,其庶
几乎?”
查洪武二十八年,户部节奉太祖圣旨:“山东、河南民人,除已入额田地照旧征外,新
开荒的田地,不问多少,永远不要起科,有气力的尽他种。”按:此可为各边屯田之法。)
王铎
王铎为京兆丞时,李嫔判度支,每年以江淮运米至京,水陆脚钱斗计七百;京国米价斗
四十,议欲令江淮不运米,但每斗纳钱七百,锋曰:“非计也。若于京国籴米,且耗京国之
食。若运米自淮至京国,兼济无限贫民也。”籴米之制,业已行矣,竟无敢阻其议者。都下
米果大贵,未经旬而度支请罢,以民无至者也。识者皆服铎之察事,以此大用。
(评:国初中盐之法,输粟实边,支盐内地。商人运粟艰苦,于是募民就边垦荒,以便
输纳,而边地俱成熟矣。引盐、屯相须之最善法也。自叶待郎淇徇乡人之请,改银输部,而
边地日渐抛荒,粟遂腾贵,并盐法亦大敝坏矣。“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圣言真可畏哉!
孙伯纯
孙伯纯史馆知海州日,发运司议置洛要、板浦、惠泽三盐场,孙以为非便。发运使亲行
郡,决欲为之,孙抗论排沮甚坚。百姓遮县,自言置盐场为便。孙晓之曰:“汝愚民,不知
远计。官卖盐虽有近利,官盐患在不售,不患在不足。盐多而不售,遗患在三十年后。”至
孙罢郡,卒置三场,其后连海间刑狱盗贼差役,比旧浸繁,缘三盐场所置。积盐山积,运卖
不行,亏失欠负,动辄破人产业,民始患之。又朝廷调军器,有弩桩箭干之类。海州素无此
物,民甚苦之,请以鳔胶充折。孙谓之曰:“弩桩箭干,共知非海州所产,盖一时所须耳。
若以土产物代之,恐汝岁岁科无已时也。”
李允则
李允则再守长沙。湖湘之地,下田艺稻谷,高田水力不及,一委之蓁莽,允则一日出令
曰:“将来并纳粟米秆草。”湖民购之襄州,第一斗一束,至湘中为钱一千。自尔竞以田艺
粟,至今湖南无荒田,粟米妙天下焉。
张咏
张忠定知崇阳县,民以茶为业。公曰:“茶利厚,官将榷之,不若早自异也。”命拔茶
而植桑,民以为苦。其后榷茶,他县皆失业,而崇阳之桑皆已成,为绢岁百万匹。民思公之
惠,立庙报之。
(评:文温州林官永嘉时,其地产美梨。有持献中官者,中官令民纳以充贡。公曰:“
梨利民几何?使岁为例,其害大矣!”俾悉伐其树。中官怒而谮之,会荐卓异得免。近年虎
丘茶亦为官所害,亦伐树以绝之。呜呼!中官不足道,为人牧而至使民伐树以避害,此情可
不念欤!林,衡山先生之父。
《泉南杂志》云:泉地出甘蔗,为糖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故稻米益乏,皆仰给
于浙直海贩。莅兹土者,当设法禁之,骤似不情,惠后甚溥。
论元佑事 二条
神宗升遐,会程颢以檄至府。举哀既罢,留守韩康公之子宗师,问:“朝廷之事如何?
”曰:“司马君实、吕晦叔作相矣。”又问:“果作相,当如何?”曰:“当与元丰大臣
同,若先分党与,他日可忧。”韩曰:“何忧?”曰:“元丰大臣皆嗜利者,使自变其已甚
害民之法,(边批:必使自变,乃不可复变。)则善矣。不然,衣冠之祸未艾也。君实忠
直,难与议;晦叔解事,恐力不足耳!”已而皆验。
(评:建中初(徽宗年号,)江公望为左司谏,上言:“神考与元佑哲宗初号诸臣,非
有斩祛、射钩之隙也,先帝信仇人黜之。陛下若立元佑为名,必有元丰、(神宗改元)绍圣
第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