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地理脉冲》
P. 39
景胜地。其中拉梢寺、水帘洞、千佛洞三
处古迹保存较好,而水帘洞位於窟群中心,
地形独特,气势雄伟,民间影响最大,故
以其名统称整个石窟群。
四、体会与收获
这次综合地理实习武山之行不仅让我们
丰富了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识,
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地理科学这个专业的
认知程度,让我们通过自身亲自所见所闻
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 加深我们对当地地理环境的认识,更好的
层理,颗粒粗大(直径在 2mm 以上的碎屑 把在书本上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
的含量大于 50%)的岩层叫 “ 砾岩 ”,细密 并通过这次实习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
均匀(直径在 2—0.05mm 的碎屑含量大于 如何使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对我们生活或
50%)的岩层叫做 “ 砂岩 ”。丹霞地貌最突 专业领域内碰到的一些现象及问题进行广 附:带回岩石标本照片
出的特点是 “ 赤壁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 泛的思考,并寻求出呵护主客体双方利益
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 或多方利益的博弈机制。
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 本次野外实习,可以活也算得上是一次
实的 “ 红石公园 ”。 旅行,沿途我们看着各样不同的的地质地
形成原因。红层地貌中所谓 “ 红层 ” 是 貌类型。在看过很多地方后,我们会发现,
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形 有差别的地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
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 “ 红色砂砾岩 ”。 域发展前景,而且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貌、
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 植被、土壤等地理气象要素也是起着决定
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 性作用,也包括当地的一些宗教、风俗,
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 文化等因素也是一个地域所具有的特点。
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 任何在地理空间存在的事物都能在它所
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 处的地理环境中找到能与之对应的自然地
水帘洞石窟现包括拉捎寺、千佛洞、显 理六大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动物、
圣池、水帘洞,是仅次于天水麦积山石窟 植物,而通过对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分析、
的石窟群,同为渭河上游古 “ 丝绸之路 ” 南 解决的方法则是在本次实习过过程中感觉
道的佛教艺术胜地。现存历代造像 90 余尊, 到应该锻炼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要通
壁画 1000 平方米,浮雕和半圆雕佛塔 8 座, 过实习实践活动学习地理学的各种理论、
古建筑 18 座。窟群创建于北周武成元年(公 方法来善于观察、综合分析各种地理空间
元 559 年)。水帘洞系高约 50 米、深 20 现象。
多米的天然岩洞,洞内常年细流不断,雨
天洞檐飞流直下如水帘,因而得名。水帘 五、小组人员
洞石窟群始建於北周,经五代、宋.元增 周国栋,陈海军,王晓丽,代丽珍,魏
建重修。石窟群共有七寺(显圣寺、拉梢寺、 敏敏,秦启月,吴瑞乔,田菊娥,王香,张莉。
粉团寺、砖瓦寺、硬山寺、观台寺、千佛寺)
五台(莲花台、清静台、说法台、钟楼台、
鸣鼓台)十二处人文古迹,分五组散布於
方圆数公里以内,与雄奇险秀幽旷的自然
景观融为一体,成为陇右古文化明珠和风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