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地理脉冲》
P. 40
宁夏平原段黄河 宁夏平原
贵州师范大学
及古城址考察记
王兴锋 副教授
王兴锋,陈娇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 贵阳 550025)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 向延伸。海拔一般在 1000—1120 米
部,滔滔黄河斜贯北流, 之间。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沟渠 一
流程三百多公里。黄河水 纵横,自古以来因黄河水灌溉,农
面宽阔,水流平缓,沿河 业生产发达。贺兰山呈南北走向, 与陈娇由陕师大长安校区出发,到达西
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耸立于银川平原的西北部,成为宁 安火车站与艾老师、张维慎老师、肖爱
加之峰峦叠嶂的贺兰山阻 夏的天然屏障,不仅阻隔了西北寒 万里黄河流经宁夏境内共 397 公里,以 玲老师集合一起踏上去往银川的火车
挡了来自于西北方向的寒 流的入侵及沙漠的南移,而且自古 青铜峡为界,上段处于峡谷、盆地之间, (K1085 次,17 点 38 分开),正式开
流、风沙,遂形成了得天 以来,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侵进入 水流湍急,有利于灌溉,且河道摆动不明 启此次考察之行。
独厚的自然环境。早在两 河东。笔者曾对宁夏平原段黄河部 显。穿过青铜峡后,地势平坦,水流减缓, 列车经过一夜的长途奔袭于 13 日
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 分河段及古代城址进行过考察,在 冲击出土壤肥沃的银川平原,但由于地面 上午 8 点抵达银川新火车站。宁夏社会
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 此基础上,笔者有幸再次参与艾教 坡度小,泥沙淤积致使河道摆动不断。 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保宏彪研究员前来
农田,流淌至今,形成了 授组织的这次考察,从而对这一区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历史上最早 迎接。经保宏彪研究员安排,我们入住
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这 域的历史地理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记述此段河道的著作。《水经注•河水》记载: 距离火车站东南方向一里的吉运快捷酒
就是举世闻名的塞上江 收获亦非常丰富。 “ 河水又北,过北地郡富平县西。河侧有两 店。这里交通方便,出门就是公交站。
南 — 宁夏平原。 考察队对宁夏平原进行了为期 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 吃过早餐后, 10 点整,我们从银川出发,
宁夏平原位于贺兰山 四 天(2014 年 10 月 13 日至 10 月 青山峡。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河水 沿着 109 国道前往青铜峡。道路西侧是
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经 16 日)的实地考察。参与此次考察 又北迳富平县故城西,秦置部都尉,河水 黄河主干道,河面忽宽忽窄,河滩上随
黄河长期冲积和贺兰山长 的成员有:艾冲教授、肖爱玲教授、 又北,薄骨律镇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 … 处可见飘扬的芦苇荡。此时正是农收季
期洪积而成,呈北偏东方 张维慎研究员、王兴锋副教授以及 又北迳上河城东 … 河水又北,迳典农城东, 节,放眼望去,尽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良
硕士生陈娇。考 俗名之为吕城 … 河水又东北,迳廉县故城
察内容主要是沿 东 … 河水又北,与枝津合 … 河水又东北,
黄河两岸行进, 迳浑怀障西。” 从此段记载可知,黄河流经
对沿途黄河、灌 宁夏境内自南向北依次经过富平县故城、
溉渠流向以及古 薄骨律镇、上河城、典农城、廉县故城、
代城址进行勘 浑怀障等。此次考察正是沿着黄河自南向
察。考察所涉及 北行进并经过以上数城。
地区包括银川 2014 年 10 月 12 日,下午 2 点半,我
市、青铜峡市、
吴忠市、灵武市、
38 石嘴山市等地。 考察一百零八塔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