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25
P. 42
回到上海後,我們住女兒家。足不出户, 狀態,大部分商店還没營業,飮食店也没開門。
過起了被封控隔離的生活。每天早上睜開眼睛 6月1日上海正式解封,居民可以自由走上
後,首要任務就是捅鼻子做抗原,7 點之前要把 街頭。商店、菜場、飮食店陸陸續續開始營業,
結果上報居委會,接著是下樓捅喉嚨做核酸檢 有了一點煙火氣,但政府規定飮食店不能堂食
測,從4月至5月底,基本天天如此。家裡油鹽 的。記得 6 月初一個雨天,我去虹口辦事,中
醬醋及日用品,全靠“團購”,即一棟樓推選 午來不及回家用餐,於是在一家麵館買了一份
出有各種社會關係的居民任團長,組織集體採 牛肉麵,本打算坐下來定定心心享用,但麵館
購,確保整樓居民的物資供應。好在“叮咚” 老板死活不肯,他説被查到是要罰款的。無奈
“盒馬”“美團”這些网購存在,只要每天起 之下,我只得躲在公交車的候車亭吃。直至 6
個早,上网搶購,多少還是能搶到一些蔬菜食 月 29 日政府才允許飮食店堂食。
品。後來政府部門隔三差五發放了七八次的物
資,暫時緩解了老百姓物資短缺的困境。生活 在四五兩個月的封控中,上海人民經歴了前
用品有洗衣液、洗潔精、餐巾紙等;葷菜只發 所未有的艱難歴程。不得不説,這是一種刻骨
過一次,有火腿腸、焼鷄、焼鴨;蔬菜有青菜、 銘心的傷痛。整個封控期,上海局面相當被動。
花椰菜、西紅柿等。端午節還發了4只粽子.,發
放最多的是“老三様”:包心菜、土豆、洋葱。
不管怎麽説,也體現了政府對百姓的關愛。
準備隔離封控
一是食品的短缺。因為原定浦東浦西各封
4 天就可解封,所以絶大多數家庭只儲備 4 - 5
天的食品,過後家裡就没有吃的了。為了生存,
该该该居民排隊做核算 .
市民日夜不斷地向政府部門撥打求救電話,有
疫情期間,外來務工者是最困難的羣體。 80% 是要求政府提供食品。得到的答覆基本是
有些小區對外來務工者很不客氣,遇上政府發 千篇一律,讓市民到自己所在的居委會尋求幚
放物資,他們無法享受居民同等待遇,拿不到 助。其實居委會本身無財無物,讓他們提供幚
政府的物資。女兒這裡小區善待外來人員,物 助實在難度太大。
資發放時,總給外來的保安、清潔工留一份。 我家女兒是教師,父母親不在身邊時,一
5月底封控松動,祇要小區没有陽性感染 日三餐依靠單位食堂及外賣,平時家裡不備大
者,每家每户可以派一人出小區,到指定的商 米、面粉和蔬菜。封控前聼説只封 4 天於是就
店採購生活用品。但整個上海總體還處於封控 買了三斤卷子麵。一連 4 天吃麵條。没菜,就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