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图解猪病防治
P. 84
易感性 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 10 日龄以内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断奶猪、生长-肥育猪和成年猪发病症状轻微,大多数能自然康复。其他动物对本病无
易感性。
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即 11 月至次年 4 月。一旦发生,在猪群
迅速传播,数日内可使猪群大部分猪受感染。发生过本病的猪场,特别是常年产仔的繁
殖猪场,多表现为仔猪断奶后腹泻,而哺乳仔猪发病轻或不发病。
【临床症状】
潜伏期随感染猪的年龄不同有差异,仔猪 12~24h,生长-肥育猪 2~4d。
仔猪突然发生呕吐,接着发生急剧的水样腹泻,粪便为黄绿色或灰色,,有时呈白色,
并含凝乳块(图 3-2,图 3-3)。部分病猪体温先短暂升高,腹泻后体温下降,迅速脱水,
很快消瘦,严重口渴,食饮减退或废绝。一般经 2~7d 死亡,10 日龄以内的仔猪有较高
的致死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致死率降低,病愈仔猪生长发育缓慢(图 3-4,图 3-5)。
生长-肥育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食欲降低,腹泻、体重迅速减轻,有时出现呕
吐。母猪厌食,泌乳减少或停止。一般 3~7d 恢复,极少发生死亡。
图 3-2 病猪黄色水样腹泻 图 3-3 黄色稀粪
图 3-4 病猪脱水消瘦 图 3-5 病猪脱水消瘦
【病理变化】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部黏膜轻度充血,
有时在黏膜下有出血斑(图 3-6)。小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含有泡沫和未
消化的乳块,小肠壁变薄,弹性降低,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图 3-7,图 3-8,图 3-9)。
肠系膜血管扩张,淋巴结肿胀,肠系膜乳糜管内见不到乳糜。
组织学检查,黏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肾常发生变性,并有白色尿酸盐沉积。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