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鏡報2018年5月號
P. 52

神州動態




          講中警告稱,支撐全球貿易的規                 延緩事態的演進。                        250周年,中國到2020年要全面建
          則「可能會被(保護主義力量)撕                    站在大國權力更替和全球性                成小康社會、2025年要邁入製造
          裂」。她表示,這將是「不可原諒                視角看,這次中美貿易摩擦並非哪                 強國行列,兩國之間的直接競爭還
          的集體政策失敗」。換言之,貿易                個技術層面出了問題,而是兩大國                 將在各自國家利益的驅動下保持長
         戰將動搖基於規則和共擔責任而建                 之間在經濟實力不斷接近,全球化                 期化。
         立的全球貿易體系。                       進程接近臨界點的背景下的必然之                    ——不只是經濟議題,也是政
                                         事。                              治和戰略問題。
          貿易為表 內因有四                          我們可以得出四個推斷:貿易                  美國發起貿易戰,不無遏制中
             回顧中美的貿易摩擦歷史,美               戰不是偶發事件,而是必然事件;                 國復興之意。此前白宮官員直言,
          國曾在1991年到2010年間對華動             不是短期摩擦,而是長期博弈;                  這次行動針對的目標就是《中國製
          用過5次「301條款」。但從結果               不只是經濟議題,也是政治和戰略                 造2025》中涉及的各個領域。
          看,歷次調查最後均以協商談判收                問題;不只是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                    如果特朗普施政是一條明線,
          場,懲罰措施實際上被當作了談判                盾,也是全球化新舊範式交替期的                 那麼班農主義就是一條暗線。
          籌碼。                            震盪。                                白 宮 「 前 師 爺 」 班 農
             1991年、1994年和1996年針              ——不是偶發事件,而是必然               (Bannon)曾在去年8月宣布說,
          對智慧財產權的調查以後,中美                 事件。                             「美國對華的經濟戰爭已經打
          分別簽署了3個有關協定。2010年                  西方學者本•艾達(Ben-               響」,他認為,這場戰爭勢必導致
          針對清潔能源措施展開的301調查               Atar)在其著作《商業秘密:知                在25到30年後中美之中只有一方
          後,中國與美國在WTO爭端解決機               識盜用與美國工業力量的起源》中                 成為世界的霸主。班農雖已離職,
          制項下進行磋商,中方修改了關於                曾回顧200多年前歐洲與美國的博                但其理論和思想仍反映了美國部份
          風力設備補貼的法規。                     弈,當時歐洲各國曾竭力阻止其技                 政治精英的共識。
             對於特朗普發起的貿易行動,               術工人移民到剛剛獨立的美國,並                    對於中國而言,所要解決的無
          有相當一部份看法認為,這不過是                為此頒布了極為嚴厲的法律。這和                 非也是新的「立國戰略」問題。北
          華府的談判策略。任何以追求利益                今天美國對中國的反應十分形似。                 京分析人士指出,面對未來政治經
          為目標的爭議,最終更多是通過談                    歷史上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的               濟形勢演化趨勢以及世界領導權更
          判和雙方各有讓步的方式來解決,                角力是常態,雖然全面敵對或可化                 迭,中國應當爭取一種長遠有利的
          這次也不例外。                        解,但一定時期內的局部衝撞在所                 戰略定位,類似當年英國的大陸均
             上述觀點道出了部份事實,但               難免。                             勢,美國的孤立主義等。
          可能只觸及到問題表面。                        ——不是短期摩擦,而是長期                  ——不只是中美之間的結構性
             從2017年8月18日美國貿易             博弈。                             矛盾,也是全球化新舊範式交替期
          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4月舉行               的震盪。
          Lighthizer)宣布對中國發起             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發言認為,中美                    中美貿易摩擦,是世界秩序
          「301調查」,到特朗普簽署備忘               貿易摩擦有可能是一個長期的問                  重構的一部份,是冷戰結束後全球
          錄,過去了近220天。期間,雙方               題,要理性處理。易的觀點應該代                 化帶來的重組和內部張力達到臨界
          有過解決問題的最佳時間視窗,如                表了北京方面的研判,也符合客觀                 點的表現。經濟學者劉煜輝指出,
          去年11月特朗普訪華、今年2月底               形勢。                             中美貿易戰的根本原因在於「過去
          中財辦主任劉鶴訪美等,但都未能                    下一個十年,美國將慶祝建國               40年全球化面臨清算」,是清醒之


          42  鏡報月刊  2018年5月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