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6期手机版_Neat11
P. 22

封面                                                                                                              人物

          努力学习和谐交流机车知识,率先弄懂各机                               长和技术管理等关键岗位,成为生产一线的

          型机械零部件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再                               中流砥柱。
                                                                作为车间兼职教师,杨志一直积极思
          一次当仁不让地成为班组技术骨干。在大家
                                                            考,把理论和实践、技术改造与车间实际、
          都没有经验基础的情况下,杨志独自摸索出
                                                            技术标准与作业流程相结合的方式,对车间
          更换HXD1C机车牵引杆和HXD3C机车司机室侧
                                                            电力机车钳工进行培训授课。先后为全车间
          窗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并编写作业指导书供
                                                            青工教授锯削、挫削、钻孔、攻丝、研磨等
          全班组同事学习,有效确保了检修作业质
                                                            钳工基本技能;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外
          量。精湛的技艺和无私的奉献让他成为班组
                                                            径千分尺等精密量具的使用及维护保养;示
          同事有口皆碑的“好大哥”。
              倾囊相授桃李满园                                      范解决单元制动器在拆卸或组装过程中遇到
             “杨师傅不但业务水平高超,而且总是                              的各类问题,有效提升了全车间电力机车钳

          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帮助我迅速适应了电                               工业务技能,获得车间不少干部职工的一致
          力机车钳工的工作。”该段检修车间交流机                               好评。在第七届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电力

          械组青工谭越说。                                          机车钳工工种决赛中,经杨志培训的电力机
              “钳工技艺需要代代传承,百花齐放满
                                                            车钳工参赛选手,获得总成绩第一、第二、
          园香嘛,我只不过是早干了十几年而已。”
                                                            第四的好成绩,让杨志成为名副其实的“冠
          杨志不仅自己专研业务技能,还充分发挥
                                                            军导师”。
          “传帮带”作用,无私传授自己摸索总结的
                                                                面对同事的称赞和领导的表扬,杨志显
          “修车经”“小诀窍”“土办法”,授人以
                                                            得格外淡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鱼更授人以渔。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一
                                                            精一行,要做就做到极致”是杨志常挂在嘴
          批又一批徒弟在杨志的教导传授下,成长成
                                                            边的话。
          才顺利学成“出师”,逐步走上质检、工班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