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SAUSAGE工程案例集
P. 40

针对超限采取的措施:

                     针对本工程存在的大底盘不对称双塔,及局部竖向构件                                  塔楼按照大底盘多塔整体模型设计;裙房按照大底盘多塔

                 不连续、竖向局部收进、存在穿层柱等特征,主要采取了以                                整体模型和裙房独立计算取包络进行设计。
                 下加强措施:                                                         穿层柱在设计时小震剪力按邻近的普通柱采用,轴力按

                     核心筒底部加强部位高度取至 7 层,提高底部 1 至 7 层                         自身采用,考虑穿层柱的自身计算长度进行验算。

                 顶框架及剪力墙抗震构造措施等级至特一级。塔楼与裙房相

                 连区域的框架柱在 6、7 层柱抗震等级提高至特一级。核心筒                              结论:
                 外墙水平及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在 1~7 层提高至 0.6%,8~10                              通过对大底盘不对称双塔的包络设计分析,确定了本工

                 层设置过渡层。                                                    程的设计原则,并对二道防线设计的框架剪力调整进行了分

                     1 至 6 层连接两个塔楼之间的局部薄弱部位楼面梁按拉                            析研究,确保调整的合理性及安全性;通过对裙房及塔楼之

                 弯或压弯设计,同时相关区域板加厚至 200mm。双层双向                               间连接部位的应力分析,确定了薄弱部位,采取了相应措施,
                 配筋,截面每个方向单侧配筋率不小于 0.25%。                                   同时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结构的变形及薄弱部位,从

                     4 层及 5 层转换梁按大震不屈服设计,转换柱按中震弹                            而使得整个设计更加合理可靠,达到本工程设定的抗震性能

                 性设计。                                                       目标。






                                                                          37
                                                                                                           领先一步,中国创造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