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SAUSAGE工程案例集
P. 59

结论:

                                                                                      1)在选取的三组记录、双向输入的弹塑性时程分

                                                                                  析下,主体结构层间位移角为最大为 1/130,满足规
                                                                                  范要求。

                                                                                      2)结构大部分剪力墙墙肢混凝土受压损伤因子较

                                                                                  小(混凝土应力均未超过峰值强度)。在平面布置的角

                                                                                  部位置剪力墙的底部局部区域出现一定的损伤。转换
                                                                                  梁、落地剪力墙、转换柱等关键构件均未达到屈服,

                                                                                  仍处于弹性状态。

                                                                                      3)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大部分连梁发生损坏,

                                                                                  损伤因子超 0.9,说明连梁形成了铰机制,符合屈服
                                                                                  耗能的抗震工程学概念。

                                                                                      4)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仅局部构件出现较小的塑性

                                         转换梁塑性应变                                  应变,但量值均未超过钢材极限应变 0.025 的限值。

                                                                                      5)在平面布置的角部位置剪力墙的底部局部出现
                                                                                  损伤的区域做适当加强。

                                                                          56
                                                                                                           领先一步,中国创造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