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SAUSAGE工程案例集
P. 62
大震弹塑性位移角
大震剪重比
方向 X 为主输入方向 Y 为主输入方向
X 为主输入方向 Y 为主输入方向
最大层间位移角 最大层间位移角
Vx(KN) 剪重比 Vy(KN) 剪重比 参数
(层号) (层号)
RH2TG045 122562 9.88% 129786 10.47%
RH2TG045 1/171(17) 1/173(17)
User10 129234 10.42% 148967 12.01%
User10 1/193(15) 1/211(27、28)
User12 106649 8.60% 152909 12.33%
User12 1/287(24) 1/225(27)
User13 120783 9.74% 141908 11.44%
User13 1/290(28) 1/250(26)
根据分析结构对方案进行优化:
1)首层洞口布置按照中震不屈服要求调整洞口模型。
大震弹性与弹塑性底部剪力对比 2)考虑到损伤严重的楼层在首层,因此对四层以
下楼层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做了调整,即考虑中
震不屈服实际配筋,且核心筒外围剪力墙在底部楼层
方向 X 为主输入方向 Y 为主输入方向
弹 性 大 震 弹塑性/弹 弹 塑 性 大 弹 性 大 震 均配置了型钢,型钢沿墙段钢骨率均>2.0%,综合考
地震水准 弹塑性大震(KN) 弹塑性/弹性
(KN) 性 震(KN) (KN) 虑墙体竖向分布筋及中震不屈服边缘构件配筋,因此
筒体外围剪力墙竖向配筋率调整为 3%。
RH2TG045 122562 225208.6 0.54 129786 226197.5 0.57
User10 129234 207585.9 0.62 148967 212502 0.70 3)其它部分未作调整,与原模型几何截面和配筋
User12 106649 228080.6 0.47 152909 242609.1 0.63 一致。
User13 120783 182907.4 0.66 141908 186455.2 0.76 4)由于 SAUSAGE 弹塑性分析计算量大,时长较
长,本工程调整后模型选取了不利的两条波进行分析。
59
领先一步,中国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