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货币的真相
P. 183
动性风险的论点,而在 Diamond 和 Dybvig 的观点看来,本土银行业内生的期限错配
要求(央行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以防止挤兑。国际语境下,Kindleberger 认为央
行间的协调合作可以作为“国际最后贷款人”而发挥作用。
这种不同的观点实际上构想了一种稳定的均衡状态,即“特里芬挤兑”的替代选
择,美国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得以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去。由于美国经济和金
融体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稳定和发展的长期记录,世界其他地方将美元视为周转
(媒介)货币,记账货币和价值储备货币。只要美国的货币当局(美联储)提供维持
名义锚所需的价格稳定,这个过程(体系)就可以无限期地持续下去。黄金&美元本
位最终可能演变成纯粹的美元本位。
特里芬的看似预见性,使得大量的经济学者将他的观点包装在不同的经济故事
中。然而,至少最传统的“特里芬难题”正确地指出了,当一种本国货币扮演国际公
共品的角色时所产生的冲突和困难。
相比之下,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元流动与储备不足造成的风险就不那么明显了。
对于特里芬来说,如果没有充分快速增长的美国外债,世界将陷入通缩和萧条,但央
行不需要依靠外汇储备的增长来保持货币供应的增长。中国在 2015—2016 年间其外
汇储备从 4 万亿美元下降到 3 万亿美元,而 M2 和信贷增长继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因此,特里芬难题的经常账户变种与原版的相似性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尽管如此,
人们普遍认为美元的储备作用迫使美国运行经常账户赤字,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假
设。而且,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前景也是类似的: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是否必须扭
转,以服务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关键作用?
经济学家们最近采取各种经验方法来把美元的储备角色与美国的经常账户之间
联系起来。 Fratianni(2012)和 Steiner(2014)通过研究外汇储备增长与经常账
户余额之间的关系,首先关注美国的国际收支,其次通过国家层面数据的汇总,来解
决这个问题。Chinn 等人(2014)在 Chinn 和 Ito(2007)的基础上采取更为间接的
方法。他们通过对经常账户的面板分析,将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超出预期的模式解释为
反映了美元储备的作用。
Fratianni(2012)认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增加了美国对外国的官方负债。Cohen
(2012)的观点则声称从理论上讲,储备资产供给的增加未必要与经常账户赤字联系
在一起。但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这一现象却在美国发生。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