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地瓜路徑當深度成為實驗109年度系列展覽回顧專輯
P. 45
耐心守候、抓準時機,
哈勇.法度 持哈勇的創作夢,並告訴他既然決心要投入藝 魚這幅作品。當時創作的靈感,是他有次與父
像個獵人一樣創作 Hayung Batu 術創作,就不要半途而廢,學會獨立面對這條 親一起到溪邊獵魚,看見溪流中有許多小魚在
路上可能會碰到的困境,同樣的哈勇也希望自 清澈的水中穿梭,不斷堅持向上游動的小魚,
己有一天,能夠不負家人的期待,成為出色的 觸動了哈勇,因而誕生了這件作品。
藝術家。
於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展出的《地瓜路徑:當深度成為實驗》年度展覽,除了邀請
―專注「重生」
台灣知名原住民族藝術家參與之外,為了培育桃園在地的原住民族藝術創作能量,特別
透過公開招募,遴選出兩位年輕的原住民族藝術家,於會館駐館創作,並展出他們的精 ―環境「剝奪」 今年除了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的駐
彩作品。 在這次《地瓜路徑:當深度成為實驗》 館工作外,哈勇也遠赴屏東參與大型裝置彩
具有泰雅族和布農族血統的哈勇.法度Hayung Batu,從小與家人一同上山打獵、下水
的年度展覽中,哈勇參與的是第二期議題展 繪,過去只是一個人畫畫的他,這次加入了有
射魚,作品中也滿是大自然的曼妙景色,說是山林滋養了他的藝術能量一點也不為過。
《剝奪》的展出。參與《剝奪》議題展的兩位 不同原住民族族群的團隊,並到了另一個城市
藝術家,都談到了天災對土地的剝奪,從小生 駐地創作,透過這個新奇的體驗,與來自台灣
長在桃園市復興區山區的哈勇,對此深有感 各地的原住民族藝術家互相交流不同的文化和
觸。小時候跟著阿公上山打獵的他,曾聽阿公 創作靈感,讓他收穫良多。
―藝術家「路徑」 他遇見了啟蒙老師米路.哈勇。 說過,以前只要進到山林中就能聽見很多不同 年輕的哈勇,不覺得自己可以稱為藝術
談到開始畫畫的契機,哈勇說是因為看 國中時加入原住民繪畫班的哈勇,遇見 動物的叫聲,能以動物叫聲來變別自己到了山 家,因為還有很多不足需要學習,他未來會持
「漫畫」。大約是小學開始,在圖書館翻閱故 了當時的社團指導老師,桃園在地的原住民族 中的哪一個區域,生態環境十分豐富。但是現 續創作,追尋米路老師的腳步,從家鄉出發,
事書或漫畫時,與大家專注故事情節不同,哈 藝術家米路.哈勇。「老師說創作最重要的, 在因為開發因素,想聽見動物叫聲,必須越走 將自己的作品推廣到更遠的地方。也希望之後
勇更關心繽紛多彩的圖畫,進而他開始模仿故 就是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持續練習,不要 越深山,越爬越高才有可能聽見,「過去那美 可以嘗試商品包裝設計、大型彩繪作品等藝術
事書、漫畫書中的圖畫,完整畫出第一張圖的 與別人比較,專注於自己的進步。」從那時開 好的環境,跟現在相比的落差非常大,也會讓 模式。
時候,他心裡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因為 始,哈勇發現自己對家鄉部落的景象、對與家 我思考是不是我們應該正視這個問題。」哈勇 心願是開一家自己的「創作工作室」的
如此,他開始愛上了畫畫,也開始嘗試不同的 人共同打獵的回憶,感受最為深刻。往後,他 認真地說。而他的感受也反映在自己的畫作 哈勇,知道這條路還很長,也絕對不好走,但
繪畫方式。當時還是小學生的哈勇,並不瞭解 的畫作中,也不斷出現美麗的山林風光。 上,透過《剝奪》議題展的藝術家前輩作品, 他有自信,就像他最愛的打獵一樣,專注目
什麼是創作,只知道自己喜歡畫畫,可以隨時 目前已經升上大學一年級的哈勇,談到 也給了哈勇更多對於土地、自然的靈感。 標,努力向前,成功就會手到擒來。
隨地都塗寫幾張,但也僅止於依樣畫葫蘆,不 一路以來在背後支持他的家人,話中滿是感 哈勇在《剝奪》展出的畫作總共有十二
懂如何將想像中的畫面呈現在圖畫紙上,直到 謝,雖然家境並不寬裕,但哈勇的父母非常支 幅,其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山間溪流中的小
044 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