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Demo
P. 5
32
1. 長和宮歷史沿革
長和宮肇建於(明末清初),亦有言始於康熙六年(西元 1666 年),迄今三百餘年,據聞有福建人氏楊 公源平擬移民台灣,為求旅途平安,乃於湄州祈得媽祖香火一只,隨身攜帶來台,定居於本庄,供奉於 自宅,然聖母神威顯赫保佑村民平安。故信眾孚仰日增,楊宅遂成為村民信仰之所在,久之楊宅不敷使用, 地方耆老張大盧倡議改建於是村民合力籌建竹造廟宇一間,並雕塑聖母金身乙尊安奉供拜,是時聖母降 乩賜名長和宮。
乾隆廿一年(西元 1756 年)村中父老張邊、張西桂又鑑於竹造廟宇無法容納與日俱增之信眾,乃再倡議 改建為「土埆」廟宇形態。直至民國二十二年原土埆造作之寺廟因長期飽受颱風、地震侵襲,漸顯得殘 破不堪。是時村中耆宿何能山、莊未更議籌建磚造廟身,村民皆紛紛響應。同年臘月動土,隔年蒲月完工。
光復後之長和宮
光復後之長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