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金門時報2020.01.20
P. 3

3     鄉鎮新聞 農曆己亥年十二月廿六日                                                                                                                中華民國一○九年一月二十日星期一                      KINMEN  TIMES





                              發展新南向經濟











                                                                              金門一條根進軍汶萊市場





    【記者高爾辰/金門報導】                            牌及商品已逐漸在東南亞市場闖出知名                       一條根元素,除了具有祝福的好兆頭更將                       拓展當地市場的金門業者建議是,大家要                      出去,尤其是跟著新南向政策試試看,雖
      王大夫一條根隨貿協參加國際展,於                      度,連帶效應下,金門的知名度也大大提                      金門精神以文創方式帶入其中。為期數天                       抱著歸零的心態,雖然當地有很多金僑,                      然初期需投入大筆行銷經費,就端賴企業
    15 日起至 19 日止,一連五天,在汶萊拓                  高。                                      的展覽入場人次破萬,汶萊第二財政部長                       其中約有 1-2 萬祖籍在小金門,但仍然有                   本身體質跟經營方向。
    銷,直接鎖定當地消費者,介紹金門一條                        營運長王凌卿表示,汶萊跟台灣一樣都                     拿督阿敏劉、汶萊投資機構主席劉光明博                       很多當地人不知金門在哪裡,也不知什麼                        此外,王建順認為熱帶國家飲食習慣是
    根。                                      是有歡慶農曆春節的習俗,看準這波消費                      士以及台灣駐汶萊代表李憲章也專門至王                       是一條根,但是汶萊人消費力強,只要產                      口味重,湯類跟飲料很受歡迎;又因汶萊
      為了開發新南向國家市場,這是王大夫                     潮,王大夫一條根用心準備創意紅包及環                      大夫一條根展位表達支持與鼓勵。                          品吸引力夠,即使國家小,卻是值得開發                      屬回教國家,除不吃豬肉外,都可把這些
    第二次到汶萊拓展業務,營運長王凌卿全                      保福袋,分送予現場的顧客,紅包及福袋                        王大夫算金門企業拓展汶萊的先峰,總                      的市場。王建順更認為,如果金門是靠兩                      因素融入金門特產內創新變化再出擊,否
    程用英文做簡介,雖然被總經理王建順謙                      在設計上使用了王大夫的創意公仔及手繪                      經理王建順觀察當地市場後,可以給有意                       岸政策才能生存的話,金門企業更應該走                      則,品牌不走出去就沒有品牌了。
    虛地說“還可以”,但其實是“很不錯”;
    而展覽攤位中臨時雇用的人員竟然是當地
    的網紅,藉由在地人的協助與翻譯,還吸
    引當地節目去訪問;台灣駐汶萊代表李憲
    章亦到場表達支持及鼓勵。
      王大夫一條根目前於台灣及金門地區共
    有 7 間直營門市及 3 間百貨專櫃,並與知
    名連鎖通路進行合作,顧客群已遍及兩
    岸、港澳及日本地區。王大夫行銷部表
    示,近年王大夫一條根看見東南亞華人對
    於健康保健及筋骨舒緩的重視,便希望將
    金門一條根進行發揚,因此已多次至馬來
    西馬、新加坡及汶萊進行參展,每次活動
    皆能受到熱烈迴響,甚至曾經於會展試用
    過王大夫產品的顧客來台灣觀光時,都會
    不辭千里到王大夫一條根的門市進行商品
    購買,並熱切詢問是否有至東南亞展店的                        王大夫一條根參加貿協的汶萊拓銷團,積極佈局新南向市場。台灣駐汶萊代表李憲章
    規畫,由此可逐漸看出王大夫一條根的品                        前往參觀。                                                                           汶萊官員參觀王大夫一條根攤位。


                                                                                    響應文化園區「穿梭歷史 旅讀金門」




                                                                                       尋訪魯王真假遺跡 金門閩南文化協會首推文旅遊程



                                                                                    【記者陳正中/金門報導】                             至清道光 11 年間 . 地方人士林樹梅曾為其                 則是 2017 年 6 月 9 日,適逢魯王朱以海 400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今年度響應金門文                      建塚,並奏請福建興泉永道周凱於道光 16                    年冥誕,國立歷史博館同意讓國寶返回金
                                                                                    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穿梭歷史,旅讀                       年樹碑,在今金門城東門外古城國小附近。                     門故鄉,在金門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
                                                                                    金門」活動,特別推出「金門文旅」系列遊                      但經 1982、1983 年考古挖掘考證,並非真                特展原件,曾住過金門八年的魯王終於回
                                                                                    程規劃,希望逐一透過引介兩岸遊客穿越                       正墓地所在 , 確認墓主為宋元豐年間(1078-                到金門故里。展後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以
                                                                                    歷史,深度遊覽金門的文化旅遊魅力。首                       1085 年)命婦之墓。終於澄清,這是一座從                  3D 列印 1:1 大小比例,外觀線條與原作擬
                                                                                    次推出「聽南明故事尋訪《番薯王》魯王的                      清代謠傳至今的魯王假墓。                            真的複製壙誌,提供金門永久展示,協力
                                                                                    真假遺跡」-- 尋訪魯王真假墓、真假壙誌銘                      至於魯王的真塚,楊再平表示,是 1959                  做好文物遺產保存和教育推廣工作。目前
     金門「幸福巴士」即日起金沙鎮試行。
                                                                                    碑石及真假漢影雲根勒石」                             年 8 月 20 日由金門駐軍官兵第 58 師,在古              這方魯王壙誌銘複刻石,展示在金門文化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表示,金門在南明                      崗湖濱構工時,意外發現真墓 . 乃回報當時                   園區歷史民俗館內,視為「鎮館之寶」。真
     偏鄉民眾出門無障礙                                                                      歷史中獨特角色,尤其是明代皇族裔孫魯                       戰地司令官劉安祺,於 1959 年蔣中正總統                  石則於金門展出後,仍送回在國立歷史博

                                                                                    王朱以海留在金門有些古蹟遺址,其實是                       巡視金門時 . 親臨魯王真塚查看,指示妥為                   物館內典藏。
                                                                                    有「真假」之分,遊客透過尋訪歷史真相,                      安葬,新墓放置在太武山之陽小徑山坡地,                       金門民間相傳,曾住過金門八年的魯王
    金門「幸福巴士」即日起金沙鎮試行                                                                可以感受不同的遊趣。金門縣閩南文化協                       於 1963 年落成。當時中研院大師胡適還撰                  朱以海,居金門時,平日喜愛蕃薯的美味,

                                                                                    會理事長楊再平表示,從歷史來看,金門                       文說洗刷清史說鄭成功「沉魯王於海」的                      由於島上交通不便,若因米糧供應不及,常
    【記者高爾辰/金門報導】                              公共車船管理處長王垣坤表示,金門縣
                                                                                    可說具有南明史研究的重要價值。尤其南                       300 年歷史冤屈。真塚中曾發現一塊長方石                   會以金門土產蕃薯果腹,因此民間戲稱他
      為了有效調節偏鄉的公共運輸交通狀                      幸福巴士現階段營運提供行駛既定路線
                                                                                    明魯王的事蹟,清代一直盛傳是鄭成功於                       碑,經細詳其文字,確為南明監國魯王朱                      為「蕃薯王」或「地瓜王」。另外,遊客到
    況,以期達到便民、效率與不浪費資源三                      田埔 33 路 ( 金沙車站發車 ) 及彈性行駛
                                                                                    復台征途中「沉王以海」,擔負不忠罪名。                      以海壙誌。當時一起出土的還有永曆通寶、                     古崗湖畔附近,會找到魯王遺墨「漢影雲
    贏局面,金門縣啟動金沙鎮沙美往返田埔                      路線(彈性行駛路線以不超過核定線路線
                                                                                    直到魯王真塚在金門被發掘,終於還鄭成                       方磚、瓷碗等。當時金門政務委員會為不                      根」兩塊真假勒石。傾倒一旁的真跡石上
    的「幸福巴士」公車,18 日開始試行,                     里程之 10% 之原則,即 1.68 公里),經
                                                                                    功清白。當時中研院院長胡適還特別撰文                       使古物流失,當即移交國立歷史博物館永                      「根」字已失,「根」字是後來由金門社教
    採固定班次服務為主,預約為輔,以滿足                      過討論將原有 09:30 及 15:20 固定班次時
                                                                                    澄清這個歷史懸案。                                久典藏至今。該館於 2011 年以「皇明監國                  館薛祖森先生另找形似崖石予以仿拓的。
    鄉民就醫、就學與採購的需求。                          段改為 09:30 及 15:30,同時增加 10:30、
                                                                                      楊再平指出,魯王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                      魯王壙誌」釐清鄭成功退至東南小島,以                      目前矗立旁邊的是就是這塊山寨版的「漢
      以 2 個固定時段、5 個採預約制的彈性                  11:30、12:30、14:30 及 15:30 等 5 班 彈 性
                                                                                    璋第十世孫,於明崇禎年間封為魯王。明末                      台灣為據點反清復明,對台灣南明史的研                      影雲根」。一般解讀,「漢影雲根」四字,
    時段,取代原有 33 路公車搭乘量不足,                    班次(預約制),可容納七人,有民眾預
                                                                                    清兵攻破南京後,曾在紹興監國,後兵敗輾                      究有高度重要性的歷史價值,提報中央公                      可能主要是慨嘆明朝漢室已如燭影飄萍,
    甚至「空」轉的情形;還可視乘客需要可                      約搭乘就開,提供更多公共運輸交通選
                                                                                    轉前來金門,於 1652 年踏上金門島,最後                   告指定為國寶,成為該館 6 萬多件文物中,                   自己為抗清夷,顛沛流離,四處遊蕩,有如
    將路線延伸至沿線附近的東店、東蕭、蔡                      擇;另考量金沙鎮為金門聚落最多的鄉
                                                                                    因哮喘病薨於金門。因當時金門「風聲鶴                       僅有的 5 件國寶之一。                            高空的浮雲一般,輾轉漂泊各地,無根無
    店、東埔、英坑等 5 個自然村的「幸福巴                    鎮,許多小聚落運用大型客車可及性很
                                                                                    唳不敢停襯」由其臣下密葬於古崗湖附近,                        安排魯王壙誌銘碑石重返金門的大事,                     憑無依。
    士」,以金沙鎮為試行點,自即日起開始                      低,車船處特別開放沿線附近之東店、東
    運行,如果試行成效不錯,將推廣至其他                      蕭、蔡店、東埔、英坑等五個自然村於前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戰時憶往 —八二三炮戰流亡學生的流金歲月」
    路線。這也是金門第 1 個擁有幸福巴士的                    述時間內預約,民眾現可透過沙美車站服
    鄉鎮。                                     務櫃檯電話於發車前 10 分鐘前預約,由                            訪談金中校長許自佑和當年赴台流亡學生翁志勵、楊清裁
      議長洪允典也指出,車船處在金門公共                     車站服務人員通知駕駛員開車,滿足民眾
    運輸上扮演重要角色,歷任團隊建置公車                      行的需求,更有效的利用公共運輸資源°                      【記者陳正中/金門報導】                             袂分別拜會金門高中校長許自佑與當年校                      各借讀學校任輔導工作,學生一切食宿由
    上、下車刷卡系統及金門監理站單一窗口                        此外,原路線車輛因屬混合調度,駕駛                       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補助案                      友翁志勵、楊清裁。                               政府協助解決,清寒學生 460 人由政府給
    等,立下交通服務之基。感謝中央對離島                      員返程後,小型車停放於車站,繼續行駛                      「戰時憶往—八二三炮戰流亡學生的流金                         金門高中校長許自佑表示認同及支持工                     予公費待遇。
    交通運輸之支持,讓田浦 33 號路線幸福                    其它路線,不致因營運模式調整額外增加                      歲月」,日前由主辦單位以國內文物普查                       作團隊,分別邀請負責校史館的文書組組                        據當年校友之一翁志勵表示,他於民國
    巴士順利啟用,這是金門第一台,符合地                      駕駛人力,未來視實施成效及民眾反應程                      專業著稱,由金門旅台人士經營的宜誠資                       長許敏華,引介校史館歷年蒐集到的相關                      四十五年 (1966 年 ) 畢業於金寧中心國校,
    方鄉親搭乘需求,小金門地區也很需要,                      度,評估提供預約班次及不影響 33 路行                    訊公司,與協辦單位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                       資料,如流亡學生當年的金中校歌、老照                      並順利升讀金門中學。四十七年,由於
    對於金門偏鄉大眾交通運輸之提昇,期盼                      車時刻前提下行駛其它運量較少的路線,                      組成的專案工作團隊,已開始進行當年這                       片等;並邀請學務處主任吳哲昀前來商                       八二三砲火無情的襲擊,讓金門這片土地
    中央能夠特續給予支持和協助。                          以靈活有效運用,避免車輛閒置和空繞。                      群金門中學流亡學生相關圖文紀錄徵集及                       談,初步預定於今年四月十七日,在金門                      遍身砲痕,使得我們這些年輕學子,不得
      金沙鎮鎮長吳有家指出,田浦 33 號公                     縣府秘書長陳朝金說,幸福金門跟智慧                     口訪。                                      高中校慶前舉辦「823 砲戰期間金中流亡                    不遠赴他鄉求學。當時我選擇桃園中學,
    路確實有搭乘之需求,過去在鎮代表任內                      城市是金門縣重要施政主軸,雖然只是 1                       第一波訪談已拜會金門高中校長許自佑                      學生重返母校敘舊分享會」,並結合校史                      是以流亡學生的身分,進入學校寄讀。那
    也曾多次反映,然而整體搭乘及運能數據                      輛車子,卻代表著均衡東西半島發展的象                      和當年赴台流亡學生翁志勵、楊清裁等,                       館資源,共同展出相關徵集圖文,讓母校                      時代的學校管理甚嚴,頗像軍隊似的,但
    著實不漂亮。此次特別感謝縣府、中央單                      徵。                                      歡迎見證者參與及其家屬提供相關見證圖                       現在就讀的學子也能感受和緬懷金中當年                      因住宿較為便宜,我們這些窮學生別無選
    位、車船處,對金沙鎮轄內老、幼行的便                        田埔 33 路線幸福巴士計費採縣公車收                   文者主動聯繫,原件經掃描複製後歸還。                       這段在戰火中赴台的流亡學生艱苦學習歲                      擇。猶記得那時的辛苦,活像難民集中營
    利之重視,金沙幅員遼闊,聚落道路狹                       費標準,自即日起試行,車船處呼籲,                       「戰時憶往 - 八二三砲戰流亡學生的流金                     月,並邀請數位當年校友們到母校座談娓                      一般,小小寢室,地上鋪著榻榻米,大家
    小,期盼藉由 33 號幸福巴士之啟用,後                    偏遠地區村落民眾可善加利用此項服務,                      歲月」計畫主持人宜誠資訊總經理李耀明                       娓道來。金中整理的資料記錄顯示,當年                      擁擠在一起過生活。那時全臺灣只有三十
    續如,安瀾國小學生上下學使用大眾運輸                      讓就醫、就學、採購無障礙°預約專線:                      與協同主持人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理事長                       (47 年 10 月 9 日)全校學生遷台借讀台                幾所省立學校,因而更加珍惜這得來不易
    仍極為不便等交通服務問題,也能逐一獲                      (082)352-360。                           楊再平,日前與工作團隊成員郭家源、石                       灣省立 36 所中學,由縣黨部主委羅超華                    的求學機會。
    得改善。                                                                            莉安及顧問當年校友楊清國陪同,日前聯                       兼任校長,49 位教職員分隨學生赴台灣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