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金門時報2020.01.15
P. 8
KINMEN TIMES 中華民國一0九年一月十五日星期三 農曆己亥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兩岸新聞 8
中國首個養老服務
強制性國家標準公佈
【綜合報導】 老機構服務的規範化和行政執法監管
國新辦舉行《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 的科學性、公正性。
本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國務院政策 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介紹,《養
例行吹風會。據悉,我國養老服務領 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與即將修
域第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養老機構 訂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及其他監
服務安全基本規範》日前正式批准並 管措施相互銜接起來,共同構成加強
公佈,標誌著中國養老服務標準體系 事中、事後監管的主要依據,確保養
的基本形成。下一步還有一批細化標 老服務既放得開又管得住,確保入住
準將加快制定,涵蓋居家養老和社區 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養老服務、長期照護服務、健康養老 “下一步,我們將對照標準要求
等。 逐項細化,形成便於操作的養老機構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 服務安全基本規範對照檢查表,制定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介 出臺有關執法檢察的規程,提高行政
紹,2017 年 8 月,民政部、國家標準 執法人員的能力水準,確保強制性國
委聯合印發《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建設 家標準在養老服務的各個工作環節能
指南》,確立了養老服務標準體系框 夠貫徹落實到位。”高曉兵說。
架,將基礎通用、行業急需、支撐保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司長俞建良透
障類標準納入優先制定範圍。目前已 露,民政部正在起草有關文件,加快
發佈 12 項養老服務國家標準、行業標 建立和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準,正在研究制定 37 項標準。 完善養老服務糾紛預防和處置機制,
他指出,出臺強制性國家標準來 這次頒佈的強制標準將作為加強養老
細化和規範養老機構服務安全有關技 機構安全監管的重要依據。
術要求,一方面能夠引導養老服務產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 臺一批急需的標準,啟動徵集下達一 加快推動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 服務水準顯著提升。加強國際養老標
業高品質發展,另一方面也能依法、 司負責人陳洪俊表示,近期將加快養 批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依託中國實 長期照護服務、智慧健康養老等急需 準跟蹤研究和國際合作交流,推動中
依規、依標準開展事後監管,保障養 老服務標準制修訂步伐,支援立項出 踐適時提出養老服務的國際標準提案。 標準制定。還將開展養老服務標準化 國養老標準走向世界,更好提升中國
田世宏進一步指出,下一步,將 試點專項行動,以試點帶動行業整體 標準與國際先進標準的相互相容。
2019 年城市天氣“最”榜單出爐
廈門上榜年度“清新”城
39.6℃ 在廈門有明顯的表現,2019 年為弱的 降雨日數對比排行,後者代表秋季降
[ 冬季氣溫 ] 厄爾尼諾年,再加上西太平洋副熱帶 雨量。
去年冬季,島內東渡站的平均氣 高壓的影響,廈門颱風較少,影響程 去年的降雨量不是歷史最少。金
溫 15.7℃,比常年高 2.2℃;同安站 度 弱。” 專 家 分 析 道。( 本 報 1 月 4 豐軍介紹 , 廈門秋季降雨量最少的一
的平均氣溫 16.7℃,比常年高 2.5℃ 日 A06 版刊發《2019 年廈門熱出新高 年出現在 1994 年,降雨量為零毫米。
年度“燜蒸”城是綜合氣溫、濕 度》,重點關注了去年的高溫天氣。) 倒數第二少的年份出現在 1959 年秋
度進行排行。在這份榜單上,海口、 去年 10 月 11 月降雨量僅 0.6 毫 季,降雨量為 0.1 毫米。
【綜合報導】 去年最高氣溫達 39.6℃
廈門網訊 : 哪些城市“燜蒸”感 [ 全年平均氣溫 ] 南寧、廣州佔據年度“燜蒸”城前三 米 去年空氣品質優良日數 346 天
最強?哪些城市空氣最清新?哪些城 2019 年廈門全年平均氣溫創歷 名,廈門緊隨其後。 去年,廈門秋季降雨量大幅減少, 廈門去年空氣品質優良日數排名
“2019 年廈門氣候表現極端,全 10 月、11 月的降雨量僅有 0.6 毫米, 第六,共 346 天
市“熱”得冒泡?中國天氣網近日發 史新高 , 島內東渡站的年平均氣溫為
年平均氣溫、極端最高氣溫雙雙創下 比常年減少 99.2% 抬頭仰望是清新的“廈門藍”。
佈的一份年度城市天氣之“最”榜單 21.9℃
歷史新高,同時降水偏少,這是‘燜 熱的背後,降水少是一個重要原 “廈門藍”折射出的,無疑是廈門的
引起市民關注。廈門上榜年度“燜蒸” [ 極端最高氣溫 ]
蒸’感強烈的原因。”市氣候變化監 因。在年度城市天氣之“最”榜單上, 空氣品質。在這份榜單上,廈門上榜
城、年度“清新”城等。榜單背後的 2019 年廈門的極端最高氣溫也
測評估中心金豐軍博士昨日表示。 廈門還上榜年度雨日“反差”城、年 年度“清新”城。專家認為,廈門一
氣象現象是什麼?本報昨日邀請氣象 刷新紀錄。去年 8 月 9 日,島內狐尾
“從大的背景看,全球氣候變暖 度“雨你無瓜”城。前者是年初歲末 直用心呵護空氣,上榜並不奇怪。
專家為您解讀去年天氣情況。 山上市氣象臺本站的最高氣溫高達
福建探索閩臺融合發展新路
天津市發佈惠台“46 條措施” 政協委員為推動“新四通”建言獻策
助力臺胞台企大陸發展 成兩岸影視融合先行示範區;申請設
立“閩臺自由貿易區”特殊政策,適
【綜合報導】 措施》( 以下簡稱“52 條措施”) 的延 就業創業、住房、技能培訓、職稱評 用特殊徵管程序規則和特殊優惠待遇。
中國臺灣網訊 : 天津市委常委會議 伸和拓展。進一步回應了臺胞台企關 審、體育賽事、動漫設計、銀行卡辦 台盟福州市委會主委甘海疆說,
審議通過了市政府第 88 次常務會議審 切,含金量更高、受惠面更廣,為臺 理等內容。 近年來台商投資逐步向內陸轉移。他
議通過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津台經濟 胞台企更好融入天津的高品質發展、 “46 條措施”實施後,天津市各 建議,針對對臺重點產業鏈 ( 群 ) 關
文化交流合作的具體措施》(以下簡 高科技創新和高品質生活創造了條件。 相關部門還將進一步加強政策培訓, 鍵和缺失環節,實施上下游全產業鏈
稱“46 條措施”)。13 日,天津市台 “46 條措施”由兩部分組成:第 確保一線辦事機構和工作人員清楚措 【綜合報導】 招商;為台資企業提供轉型診斷輔導
辦、市發改委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介 一部分即 1-30 條,是為臺灣企業提供 施、掌握流程,同時加大宣傳推介和 中新網訊 : 福建省“兩會”日前 服務,幫助台資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
紹“46 條措施”。該措施緊扣當前經 同等待遇,涉及科研、金融、重大技 政策解讀的力度,幫助臺胞台企用足 正在福州舉行,閩臺“新四通”、福 級;吸引台資資本以兼併、收購等方
濟社會熱點,進一步回應了臺胞台企 術裝備及產業創新中心建設、5G 研發、 用好各項優惠政策,並及時跟進和評 建沿海與金馬“小四通”受到政協委 式與福建省民營企業開展合作;發揮
關切,含金量更高、受惠面更廣,為 建築垃圾城鎮污泥資源化利用、園林 估措施的落實情況,進一步豐富和完 員關注熱議。第十二屆福建省政協常 自貿試驗區優勢,探索服務貿易領域
臺胞台企更好融入天津的高品質發展、 廢棄專案處理、再生資源網路建設、 善促進津台交流合作、深化兩地融合 委、民革福建省委會副主委樊美清建 全面採認台灣資格、資質標準,促進
高科技創新和高品質生活創造了條件。 主題公園建設、航空、文化、體育、 發展、保障在津臺胞福祉的制度安排 議,推動東山灣、澎湖灣“兩灣旅遊 兩岸行業標準互通、證照互認,加強
此次出臺的“46 條措施”,是對 農業、醫療等內容;第二部分即 31-46 和政策措施,天津真誠地歡迎更多的 融合”,爭取東山、金門、澎湖三島 兩岸通關合作。
天津市 2018 年推出的《關於進一步促 條,是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涉 臺胞台企共用新的發展機遇和改革紅 互通。 近年來,閩臺行業標準互通引領
進津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 及交通、教育、就醫、文藝、求職、 利。 福建省省長唐登傑在福建省十三 兩岸,福建是最早推動兩岸駕照互認
津臺交流合作深化 17 名台灣教師被天津高校聘用 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 的省份之一,不斷加快台灣先進標準
指出,福建堅持應通盡通,落實惠臺
引進,承接台灣現代農業轉移,還頒
政策,閩臺交流合作不斷深化。2020
名台灣同胞在津繳存住房公積金、1 台資企業 39 家、增資 1 家,合同投資 布了閩臺光電產業互認標準,開啟珠
年,福建將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
人使用了住房公積金貸款。 總額近 4 億美元,合同台資額 3.76 億 寶互認標準合作。去年,4500 多名在
展新路,認真落實、持續完善推動兩
當天,天津市台辦聯合天津市 美元。截至目前,已經有 2 名台胞在 閩台胞取得國家職業技能資格,廈門
岸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建設台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召開新聞發佈會, 津申請並取得大陸證券從業資格,有 長庚醫院成為大陸首家台資三甲醫院。
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津臺經濟文 的台資企業被授予“天津市高新技術 福建省工商業聯合會建議,推行
樊美清認為,近年來閩臺各領域
化交流合作的具體措施》( 以下簡稱 企業”稱號並獲得研發補助,有的台 大陸標準和台灣地區標準在福建包容
交流合作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仍
“46 條措施”),此舉是對天津市 資企業正在準備新三板上市。 共存、互認互通,對標內容涵蓋制度、
存在一些問題,如惠臺政策通達效果
2018 年推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津 與此同時,津臺社會文化交流合 模式、行業技術標準、人才資質認定、
不夠好,文化交流領域及內容不夠豐 醫保社保、徵信等各個層面,探索在
【綜合報導】 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 作成果豐碩。舉辦了“兩岸媽祖緣” 富,旅遊業合作共享形勢嚴峻,閩臺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 施》( 以下簡稱“52 條措施”) 的延伸 文化交流行、海峽兩岸武術交流會、 自由貿易區建設問題複雜等。 服務貿易領域全面採認台灣資格資質
悉,截至目前,天津市共 6 所高校聘 和拓展。 首屆中華文化研習營、“愛媒講”兩 對此,他建議,全面鋪開閩臺文 標準。推動醫療養老養生、冷鏈網車
請台灣教師 17 名,在本市中小學幼兒 天津市台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岸未來媒體人體驗營等系列活動,為 化交流,設立“台灣院線”,為台灣 聯網、食品安全、集成電路等重點領
園就讀的台灣學生 155 人。先後有 60 2019 年 1 至 10 月,天津市共批准設立 更多台胞了解和熟悉天津搭建了平臺。 域行業標準共通,加快閩臺産業鏈融
影視作品落地審批開通綠色通道,形
合發展。
0115八C.indd 1 2020/1/14 下午 08: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