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4 - 8701
P. 204

192 / 193
地招待了我。 应老师家布置朴素典雅 到处都是书 客厅边上放了架钢琴 估计应老师
会弹 但无缘得听。窗台上就可以望见海 后面有个小院 不大 藤藤蔓蔓 的 中间有各种盆栽。
应老师还是那么和蔼可亲 一点架子没有 正好她先生芮老师也在 两位 老师一起招呼我坐下 泡茶 还端上那时我还叫不出名字的茶点。当时我还是 个涉世未深的小本科生 面对两位老教授 不免有点拘束。应老师笑着让我放 松 还问了我一些情况。我说我是浙江人 她笑了 说她是上海人 但老家却 也是浙江的 和我是老乡呢。怪不得她有点江浙口音呢 原来碰到老乡了。一 念及此 我的忐忑变成了温暖 人立马轻松了许多 慢慢话就多了起来。应老 师和芮老师也侃侃而谈 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并不为我是个小本科生而有丝 毫怠慢 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和两老私聊似的聊天 让我知道了 应老师和她先生芮老师 都是解放前 复旦大学的毕业生 五十年代初就到厦大来任教了。时代与环境的原因 让那 时候的大学生基本都学贯中西。应老师又出身书香门第 家学渊源 从小就受 到良好的教育 据说英文比中文还说得好。所以她教起中西比较文学来 自然 是得心应手 了然于胸。
说到应老师的家学渊源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90 年 《围城》在央视 热播 我们也都迷上了这部剧。剧播完没多久 《围城》里赵辛楣的扮演者英 达不知道什么原因 到厦门来办事 系里就请他到中文系办个讲座。我也过去 听了 翘首期盼中 英达毕恭毕敬地陪着应老师 一起来到讲台上。原来 英 英 达是时任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的儿子 应老师是英若诚妻子的表妹 应老师 应老师 还是英达的阿姨呢。英达这次到厦门 实际上就是来看他阿姨的。应老师的姑 父曾任解放前上海交大的校长 她的父亲也曾任复旦的社会学系主任 所以 应老师是绝对的千金之身 出身名门 又学贯中西 怪不得气质优雅 风度迷 人。
应老师是我们上大学期间 最受我们欢迎也最受我们尊敬的老师。不但是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