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黑龙江粮食
P. 38
产业观察 / Industry Observe
好”转变。 另外,国家水稻节水灌溉试验站也 营模式下,集约化生产、品牌化营
在平台的运行机制上,对上链 建在这里,实施水稻灌排节水试 销初步实现,也使得示范园区内的
接省推广、土肥、植保等专业管理 验;这里还有东北地区唯一的寒地 水稻由“种得好”向“卖得好”发生转
系统;对下与全市33个农情测报 水稻生态系统野外气象站和院士工 变。2017年的订单面积达到10858
点、8个“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和 作站,开展水稻生态系统气象灾害 亩,和往年相比有明显提升,每斤
科技园内的田间物联网系统相链 监测预报研究。 订单价1.82元,高出市场价0.32元,
接,形成对科技园、对农户、对上 目前,示范园共试验示范新品 合作社增收420万元。
级业务部门的信息交互。 种61个,已经有9个全市230万亩水田
中推广应用。应用新技术41项,其 过程全透明、质量可追溯成大卖点
推广科技示范园以点带面助推产业 中包括土地整理技术,可增加耕地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无论从生
升级 面积2%,水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产端还是市场销售端,都在推动传
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极大地 96%,超出全国30个百分点;应用减 统生产模式的升级。锦山镇水稻种
促进了高科技示范园区的生根发 肥增效技术,采用测深施肥,鸭 植大户秦同军今年的水稻育秧较往
芽,为全市范围内的水稻标准化、 稻、蟹稻、鱼稻共生共养,提高土 年提前了一周,抢到了宝贵的有效
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范本。现代 壤有机质含量1.6个百分点,化肥减 积温。他告诉记者:“这完全依赖于
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所在的富锦 量13%,除草剂减量11%;应用水稻 准确的气象信息,现在跟着系统
市现代农业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 节水技术,每亩稻田用水由900立方 走,对价格、品种、新技术心里都
区,是全市230万亩水田现代化生产 米降至440立方米。通过新品种引 有数了。”
经营管理的缩影,总面积4万亩,其 进、新技术转化,有效提升了农产 生产效率的提升带来的是经济
中核心区1万亩。园区由农业、水 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控力 上的回报。在富锦市长安镇东北水
利、气象、农机四个部门共同参与 度。同时,采用互联网+农业的手 田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春告诉
管理,达到设施建设标准化、田间 段,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 记者:“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农机
管理智能化、农资投入精细化、节 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 已经不再是简单替代劳动力了,现
水灌溉精量化、科技服务信息化。 实现水稻生产全程可追溯、农业装 在他们是根据生产信息提示精准作
示范园内设有黑龙江省水稻创 备智能化,整个示范园科技贡献率 业,不仅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作
新体系首个县级试验站,在土肥、 达到了71%。 物的产量和品质也大幅提高,效益
植保、农机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 正是在“生产+加工+科技”的运 明显增加。”这个合作社水稻核心区
采取宽窄行插秧,种植水稻品种:
绥粳4和绥粳18两个品种,平均亩产
1060斤,以每斤高于市场0.15元的价
格被企业订购。除品质好外,生产
过程全透明、生产作业全记录、产
品可追溯成为最大的卖点。
今年,富锦市又争取到了国家
农业部数字农业建设项目,将建成
“一云、一库、三平台”,云是基于云
计算的云服务中心、库是基于大数
据的综合信息管理数据库、三个平
台分别是北斗精准时空服务基础平
台、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和互联网
综合服务平台。信息服务能力进一
步提高,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
力量。
36 黑龙江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