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宝能视界-2019第一期(总第1期)
P. 80
二、平面转向立体,避免迷宫效果和空间死角
平面转向立体,避免水平层面的商业死角和过长的动线,也是选择高区的一个依据。前文分
析过ICONSIAM非常舒适的视线切分型环形动线,对比起国内大尺度环形动线的处理方式,
其通透性和中岛处理更有利于空间导向,适宜的动线长度和平面面积也更有利于提升舒适
感,这也呼应了留出广场、设置退台的原因。
香港海港城可算是这类布局的反例了。早期缺乏
竞争对手、优越的地理位置、绝对体量、无敌品
牌,和多年来累计的运营名声,让它成为一个非
常成功的商业体。但其成功难以复制,因为过于
冗长、复杂、无趣的布局对消费者实在是一个折
磨,未来客户更不会买单,他们需要不同的体
验,平面转向立体的布局,也许是更优解。
三、竖向空间组合多样 ,比横向空间尬分更为自然
在空间做高之后,除了顶部的特
殊空间拉动,中段的空间丰富性
苏州新光天地,景观从高区延伸向下一直到地面,形成一条额外的公园式流线与室内每层结合,同时解决了疏散 也是项目打造特色、优质区域的
重要手段。通过跨层扶梯的到达
感到新奇的是Central Embassy顶
点位,非连续楼层自然形成了多
层OPEN HOUSE的洗手间,因为
个层级,形成不同的业态区域甚
靠着外墙,打开了一大面玻璃,而
至装修风格,例如朗豪坊,K11
洗手池的镜面又再次反射着城市景
等。亦有直接在空间形式上直接
观,让人实感震撼,这些都是定义
形成区分的营造方式,例如ICON
商场与众不同的细节,是一个大型
SIAM和MEGA BOX。还有横与
封闭盒子所没有的,是地面空间景
纵都形成很自然分区效果的大体
观所没有的。
量商业,如青岛万象城。
总而言之,消费者会逐渐习惯于走 曼谷大量多楼层商业体都遵循着以上手法,在拉高之后,以一种更多变的方式处理中庭空
向高区,而通过合理拉高商业体, 间,甚至处理整层布局方式,形成自然分段,让你的上下游览过程中有着自然的不同体验。
留出活动空间,再利用高区打造独 这看似部分违背了商业传统思维中的剖面通透性要求,曾经我们还分析着中庭剖面尺度和人
特性和目的地性,可以成为提升商 视看到各层铺面的视线通透性,但正如上文所说,客流目的都变了,手法还一成不变,带来
业特点和竞争力的有效打法。 的同质化空间就是新的“死角”和“死局”。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