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1108地藏道場暨禪宗祖庭九日訪聖之旅
P. 7
第 4 天 安慶/黃梅
景點:二祖寺、三祖寺、天柱山
【二祖寺】
二祖寺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境內的司空山。司空山海拔 1227 米,方圓 35 平方公里,山
勢奇特。「一峰玉立,丹筆鬼工。南望端岩,如畫照海。西瞻卓絕,若峭壁插天。迤東繞北,
則移步換形,變幻莫測。」相傳戰國時期有位淳于氏,官居司空,此人一生為官清正,後隱
居此山,故得名「司空山」。公元 561 年,佛教禪宗二祖慧可,卓錫司空山,以石室為緣地,
開闡正宗,弘揚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禪法,使禪宗佛法日盛,唐德宗曾諡之為太祖禪師 ,二
祖 於 司 空 山 傳 衣 缽 予三 祖 僧 璨 ,「傳衣石」三個大字仍在石室上方的石頭上歷歷如初。
公 元 577 年,北周武帝滅佛,在禪宗也面臨滅宗滅派的緊急關頭,禪宗二祖慧可受達摩心
法,護經像南下舒州隱居司 空 山建剎說法,弘揚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學說。「躍過三湘七澤中,
兩肩擔月上司空;禪衣破處裁雲補,冷膜飢時嚼雪充」。可見慧可法師上山時,環境相當艱
苦 。 慧可大師初來司空山就住在主峰下「仰天窩」的石洞裡,後在洞前加蓋石室。石洞冬 暖
夏涼,龍虎環抱,後依石峰頂。千仞屏藩;前對缽盂山,雙巒拱頂,乃天造道場,洞天福地。
僧璨住在石室後側石洞(即三祖洞)。現在,「二祖禪剎」及當年「祖師洞」、「三祖洞」、「講
經台」、「傳衣石」依然如舊。二祖慧可經過長期流離失所的艱苦生活,最後選擇了當時宗教
勢力較為薄弱的陳晉熙郡境內的司空山為其卓錫之地,是為了避免當時激烈的宗教對抗及尖
銳的宗教派別門爭。這一舉措保存了佛教的實力,為禪宗今後的發揚光大奠定了堅實的基
礎 。
【三祖寺】
三祖寺位於安徽天柱山南面景色怡人的鳳形山上。從地形上看,三祖山宛如一隻蹁躚的
彩鳳,三祖寺就建在鳳項下。三祖寺為南朝國師寶誌禪師開創,梁武帝賜名山谷寺。隋初,
禪 宗 三 祖 僧 璨 來 此 弘 法 教 學 , 並 傳 衣 缽 給 四 祖 道 信 ,於公元 606 年在此立化,故稱
三祖寺。後來唐肅宗賜三祖寺名為三祖山谷乾元禪寺。唐代宗又諡三祖僧璨號鑑智禪師,賜
其舍利塔名為覺寂塔。宋太宗諡開山寶誌禪師名為寶公,賜號道林真覺禪師。三祖寺的輝煌
地位,使文人墨客紛至沓來。三祖寺周圍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融薈萃,相互輝映,移步換
景,目不暇接。寺東的白鶴峰、白鹿崗、 真源宮遺址等,如在身側;寺南潛水兩岸的旌駕
橋、吳塘曉渡諸景盡收眼底;寺西的山谷流泉、石牛古洞以及摩崖石刻,猶在眼前;寺北的
卓錫峰、朝天峰爭與覺寂塔媲美。
【天柱山】(加贈纜車上下)
天柱山景區,為古皖文化薈萃地,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嶽」之稱,以雄奇靈秀的山
水、令人讚嘆的文化、爭奇鬥豔的花卉和四季宜人的氣候,成為馳名中外旅遊觀光的勝境。
天柱山層巒迭嶂,峰林競秀,怪石羅列,以致形成了峰雄、石奇、洞幽、水秀的特點。
住宿:世紀錦園酒店或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