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Web性能权威指南
P. 113
表7-6:HSPA+、LTE及LTE-Advanced的对比
HSPA+ LTE LTE-Advanced
下载峰值(Mbit/s) 168 300 3000
上传峰值(Mbit/s) 22 75 1500
最大 MIMO 流 2 4 8
空闲到连接的延迟(ms) < 100 < 100 < 50
休眠到活动的延迟(ms) < 50 < 50 < 10
用户面单向延迟(ms) < 10 < 5 < 5
比如说,大多数用户和开发人员都期待“一直在线”的体验,即设备始终连接着互
联网,随时可以响应用户输入或到来的数据。这种期待在无线网络环境没有什么问
题,但对无线网络而言绝对是不现实的。电池容量和设备能力等现实因素,让我们
不得不明确考虑移动网络的局限性。为了加深理解,让我们再进一步。
用户面单向延迟
用户面单向延迟是 LTE 标准规定的一个目标时间,指的是一个分组在无线设备与
无线发射塔之间单向传输的时间。换句话说,就是设备处于大功率连续接收状态
时,第一跳的延迟时间。任何应用的数据传输都必须付出这个代价,没有捷径。
7.2 设备特性及能力
经常被人忘记的一个事实,就是现有无线网络只是问题的一半。另一半当然是来自
不同厂商的设备,以及它们的上市时间,这些设备各有各的特点。比如,CPU 速度
和核心数量、内存大小、存储能力、有无 GPU 等。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影响
设备以及运行于其上的应用的整体性能。
不过,即使考虑到了上述所有因素,对于网络性能而言,还是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
方面:无线电收发能力。特别地,用户手里拿着的设备必须能利用无线基础设施!
运营商可能会部署最新的 LTE 网络,但上市较早的设备可能根本就不支持该网络,
反之亦然。
用户设备分类
3GPP 和 3GPP2 标准都在持续演进,不断提高对无线接口的要求,包括调制方法、
射频数量,等等。为了获得最佳性能,设备必须达到每种网络对特定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类别的要求。事实上,每次发布标准的新版本时,经常会有
多个 UE 类别,每个类别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无线性能。
移动网络 |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