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毕业论文
P. 79

中药饮片霉菌毒素液质检测与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优化

                   2.1.3 第三煎与前两煎特征图谱的比较


                   2.1.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按 2.1.2 项下制得供试品溶液,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备用。


                   2.1.3.2  色谱条件

                        色谱柱:Inertsll ODS-3 C 18 柱(4.6mm×250mm,5µm)

                        检测波长:316nm;
                        进样量:10μl;

                        柱温:30℃;
                        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详见表 3-2。

                                                  表 3-2    流动相洗脱梯度
                          时间(min)                  甲醇(A)                  0.05%磷酸水溶液(B)
                               0                      10                           90
                              15                      30                           70
                              20                      40                           60
                              50                      70                           30
                              60                      90                           10


                   2.1.4  第三煎与前两煎出膏率的比较


                        分别取前两煎煎液与第三煎煎液总体积的 1/3,置于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

                   水浴蒸干,于 105℃干燥 3 h,置干燥器中冷却 1 h,迅速称重,按下式计算出膏
                   率(W 1 为蒸发皿与干膏重之和,W 2 为蒸发皿恒重,M 为药材质量,V 1 为样品溶
                   液总体积,V 2 为量取的药液体积)

                                                           (W1−  W2 )×  V1
                                          出膏率(       %) =                 × 100 %
                                                               V2× M



                   2.1.5  判断标准



                        比较第三煎和前两煎的出膏率,如果第三煎出膏率超过前两煎的 15%,且特
                   征图谱相似,则以三煎合并作为标准煎剂。


                   2.2  标准煎剂质量标准研究



                        取三批地榆饮片,按照标准煎剂的制备工艺进行煎煮,每批重复 5 次,对各
                   批次地榆的煎液进行比较,测定其出膏率(第一批、第三批地榆)、萃物率、没

                   食子酸含量,并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及标准煎剂对照图谱建立。



                                                            59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