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105年雙和癌症中心年報三校
P. 143
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
105年報 癌症中心年報
六、101-105 年大腸直腸癌分期治療方式分析 貳、整體存活率
101-105 年大腸直腸癌分期及治療方式
治療方式 0 I IIA IIB IIC IIIA IIIB IIIC IV Undefined
內視鏡切除手術 57 55 0 0 0 0 0 0 0 0
手術 19 110 28 4 1 5 30 18 6 0
手術 + 放射線治療 0 7 2 2 1 0 39 3 2 0
手術 + 化學治療 0 4 112 12 13 18 102 55 72 2
手術 + 化學治療 + 放射線治療 0 16 14 1 4 2 26 21 11 0
放射線治療 + 化學治療 ( 含 CCRT) 0 1 5 0 0 0 4 1 4 0
化學治療 0 1 3 0 0 0 1 1 34 0
放射線治療 0 0 7 0 0 1 9 2 2 1
緩和性治療或無治療 0 0 1 0 0 0 1 0 23 3
總人數 76 194 172 19 19 26 212 101 154 6
由本院 101-105 年大腸直腸癌個案分析的資料來看,Stage I 個案以手術治療為主,
Stage II 及 III 個案以手術加化療為主要治療方式,Stage IV 之個案多接受手術加化療及
緩和性治療,與國民健康署 106 年公告之 103 年癌症登記年度報告統計相符。
由上圖顯示 100-104 年大腸直腸癌的分期存活率,大腸直腸癌第一期的四年存活率皆
可達 80% 以上,高於全國平均;第二期存活率 73%,同於全國平均;第三期為 56%,
全國平均為 60%;第四期存活率約 15%,高於全國平均 13%。本團隊分析晚期 ( 第三、
四期 ) 個案存活率較低可能有以下因素:年齡因素,晚期中死亡的病患年齡大於 70 歲
以上有 102 人 ( 佔 55%);體能及共病因素,體能狀態較不佳、其他過去病史導致選擇
拒絕治療,故可能僅接受手術,後續拒化學治療並採追蹤,或是直接選擇支持療法;
個人因素,部分病患對身體不適的耐受性較高,病況拖較久才前來就醫,詳細的原因
分析,仍需較長時間的追蹤。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