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0 - 105年雙和癌症中心年報三校
P. 240
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
105年報 癌症中心年報
應,故易使記號線脫落或消失。我們嘗試了各種改善方式,如改採防水簽字筆、 拾壹、物理組品質監測指標
暫時刺青墨水等防止記號線消失,但效果不佳。目前仍然在尋找更好的改善方
案。 為使根治性放射治療能維持一定之品質,確保病人接受放射治療後,能獲得預期中之
臨床成效,其臨床靶體積受處方劑量包覆須有一定比例因而訂定電腦治療計畫腫瘤包
肺癌有 1 例中度異常,則是因病人體型改變所造成。
覆率指標。根據不同部位腫瘤所設立之評定標準為 :
骨盆 ( 含直腸癌、子宮頸癌、攝護腺癌、膀胱癌 ):
1. 頭頸部:由於此部位重要器官較多因此訂立 95% 的劑量曲線包覆住 95% 的高風險
骨盆部位異常病例合計共 9 例,其中有 1 例直腸癌、2 例膀胱癌、1 例子宮頸癌 腫瘤體積。
為重度異常,其餘 5 例為中度異常:3 例直腸癌、1 例膀胱癌、1 例攝護腺癌。
2. 胸部:此部位主要為肺臟組織考慮放射線於低密度物質的劑量特性因此訂立 95% 的
直腸癌有 1 例重度異常,該病例是因掉線、病人因疼痛而無法固定姿勢造成位 劑量曲線包覆住 95% 的高風險腫瘤體積。
移較大。其餘 3 例中度異常,1 例是因為病人常更換造口,換紗布時會拉扯到體 3. 腹部及骨盆腔:訂立 97% 的劑量曲線包覆住 97% 的高風險腫瘤體積。
表的記號造成,其餘 2 例是因體型改變所致。
4. 新增加 A+B 級閾值:考量有些病人正常組織器官和腫瘤部位相近,在犧牲腫瘤包覆
膀胱癌有 2 例重度異常,1 例是因病人失智所致,另 1 例則是病人因解尿困難 率和限制正常組織器官劑量中新設立 A+B 級閾值,雖因正常組織器官因素無達到 A
休息一周,回來治療時記號線全部消失所造成。還有 1 例中度異常則為病人體 級,但包覆率有 B 級以上,此閾值為 A 級和 B 級合併達 95%。105 年度腫瘤包覆率
結果如圖一。
型改變所造成。 105年腫瘤(PTV)包覆率達A級之比例統計
子宮頸癌有 1 例重度異常,也是因病人一直亂動無法配合造成驗證片的位移較
百分比 100 100 100 100 100 100.00 100 100 100.00
大,最後的改善方式為每次治療前執行斷層掃描以修正每天的位移誤差。 100.00
98.00 97 96 96 96.00 97.00
攝護腺癌有 1 例中度異常,則是因膀胱大小改變所致。 96.00 95
94.00 92.00
92.00 A級
90.00 89.00
88.37 87.50 A級閾值
88.00 A+B級
86.00 A+B閾值
84.00 84.85 85
82.00
8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圖一 . 105 年腫瘤 (PTV) 包覆率達 A 級之比例統計
105 年全年腫瘤包覆率達 A 級比例之平均值為 92.97%,105 年調整 A 級閾值,調為
85%,105 年全年每月皆達 A 級標準,A+B 級為 99%,雖然 105 年有調降 A 級閾值,
但 104 年全年腫瘤包覆率達 A 級比例之平均值為 92.4%,105 年全年腫瘤包覆率達 A
級比例之平均值為 92.97%,顯示 105 年包覆率有提升。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