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十週年紀念 電子書
P. 127

甲問曰:你信甚麼宗教?    《阿含經》裡佛陀與外道辯論的例子比比皆是;玄奘在印度也

 乙答曰:我信仰人間佛教。   與外道辯經;人間佛教面臨的爭議使星雲大師以《人間佛教佛陀本
            懷》一書「無聲辯論」。書中提到:
   雖然在人間佛教道場出家,也是人間佛教行者,我的信仰格子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之回響】
 裡依然是「佛教」。因為在我的認知裡,佛教本來就是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就是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都是人間佛教。人間

 本來就沒有離開佛陀的本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坊間流傳,人  佛教是以戒定慧為本體、以緣起中道的真理為根本,以現代群眾需要安身立命
 間佛教「沒有神聖性」、「流俗」、「儒佛并重」等,扭曲事實的  的方法為依歸。
 疑議。其中哲學家勞思光在〈論哲學基本問題〉書中提到:

              佛教在印度滅亡、在中國衰敗,主要原因是佛法沒有給予當代
 講「人間佛教」時就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說,對於佛教基本的教義來講是  人民安身立命的方法。看看一些佛教國家,例如泰國、越南、緬甸
 不是相合?這是「內涵品質」的問題,而不是「發生歷程」的問題。不管個人  等,佛教在那些國家興盛發展是因為佛法已經融合在民眾的生活

 懷著甚麼觀念,想在人類世界裡做個甚麼。這個目的,如果是跟「成佛」這個  裡,帶給他們幸福、和諧、歡喜。人民因此願意依教奉行,甚至傳
 目的對起來講的話,這個地方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它不能夠說世界只有  承下一代。然而,佛教流傳到中國變成經懺佛教,家裡有人往生才
 當前這個人類的世界,如果是這樣子講的話就成了儒家。……如果你是以宗教  找出家人誦經。這樣的佛教令人聞而生畏,更甭說要民眾接受它。

 上的覺悟作為最後的目的,人間佛教至多只是附帶的工作,附加的成就。……  因此,提倡人間佛教並非是要創立新興宗教,而是要提醒大家要把
            佛法用在人間,用在生活上。





              再以另一段文回應勞先生對佛教或人間佛教的誤解。大師提
            到:



            人間佛教是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所謂傳統不是
            一百年前、五百年前的佛教,而是直指佛陀本懷的傳統。所謂現代化,則是以
            現代人可以接受佛法的方式,「依義不依語」的善巧方便,將佛教教義以人能懂,

            能接受的方式,推動「三好四給」、「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的人間淨土。




 118                                                                   119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