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林一鳴親子理財50課
P. 171

後語  父母應否幫年輕人置業?




               付出一成首期買樓之後,其餘九成都可以做按揭,頭三年利
               息 P-3%,目前只係 2 厘多的水平,供款好像輕鬆容易;但過
               了三年之後,發展商低息按揭的時限到期之後,利率就會從
               原來 P-3% 變成 P,每月供款金額將會大增,但子女的工資卻
               不會有同樣的增幅。三年後子女供不起樓,結果又係要找父
               母幫忙。




               (3)子女是否有住屋需求?


                    假設父母並不存在財務問題,已經累積一定足夠的財富,
               甚至銀行內的現金,可以一炮過幫子女 Full Pay 買樓,按揭
               都唔使做的話……那麼下一個要看的問題,就是子女是否有
               住屋的需求。

                    我個人的意見是︰如果讓子女過早擁有物業,畢業後不
               久就完成人生一個重要目標,不用努力就輕易成為業主,這
               反而會害了他們。在世界上絕大部份的地方,二十多歲的年
               輕人都是沒有能力買樓的,所以如果子女在大學畢業後數年
               也買不起樓,這只是與國際水平看齊,並不是甚麽特別的事
               情,父母也不用太過擔心。年輕人在三十歲以前的光陰,有
               很多比買樓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應該將買樓放在太前的位
               置,就算想自己搬出來居住,也可以先租屋一段日子,到有
               足夠能力的時候,才開始買樓的計劃。

                    當子女到了適合的年齡,例如已經結婚成家,甚至有了
               孩子,確定住屋需求後,父母就可以考慮幫忙。








 162                                      163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