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林一鳴的投資世界
P. 162

的三倍。假設一間最小型的茶餐廳,最少也要 10 人以上工作,
            受薪者每人平均可得 2 至 3 元。


                 假若老闆經營有道,加上醒目夥計協助而得到 110 元,
            那麼業主就會加租,在多得到的 10 元取去 8 元,只餘下 2 元
            (甚至更少)給「資本家」和「受薪者」。所以老闆無論做
            得幾叻,也不能盡享成果,亦沒法用錢去獎勵幫得手的打工
            仔。
                 但如果經營不善,茶餐廳只得到 90 元,那麼食物成本、
            夥計人工及租金都不會變動,10 元將從「資本家」的利潤扣
            除;若再差一點只得 80 元,「資本家」就會硬蝕 10 元,最
            後關門大吉。
     5         後生仔

                 以上這種情況,並不只限在茶餐廳,而是普遍出現在各
      傾吓計
            行各業︰拿著資產的人,取去社會大部分的成果,但叻人只
            得到小部分。

                 「資產主義」的結果,引起香港各種的問題:

                 (1) 年輕知識分子成了窮忙族:「受薪者」和「資本家」
            的才能不值錢,社會亦不願意對專業知識付出高昂費用,結
            果年輕人就算勤力工作,或是考取多個學位,但客觀環境卻
            讓他們爬不出頭來,進入窮忙族的困局。今天很多接近三十
            歲的大學畢業生,每月收入只有萬多元,但在二十年前畢業
            的人,在三十歲時的收入,普遍都遠超過這個數字。

                 (2) 加深「M 型社會」兩極化:窮人未能通過知識在社會
            往上流動,上層擁有資產的人取去社會成果,結果窮者越窮、
            富者越富;沒有資產的中產階級,亦會流向窮人的一邊。





                                          162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