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客家政策20年藍皮書
P. 131
5 客家公民 社群茁壯
客家公民社會,在臺灣民主化 進程中具有重要影響力。
所謂的「公民社會」,一開始是指獨立於國家 之外的社會生活領域,因此也包括私人性質的經濟 關係。1990 年代以後,多數學者傾向將經濟領域 理解為在國家與公民社會之外的另一個功能自主 領域,因而形成「國家╱公民社會╱經濟」的三元 結構論。在這個脈絡下,「公民社會」可以被定 義為獨立於國家機關和市場結構之外的公共領域 (public sphere)。就「客家公民社會」而言, 最具體的指涉,應該就是各種不同目的的客家公民 團體,以及各種不同樣貌的客庄草根社群。
客家公民社會是臺灣公民社會的一部分,由於 臺灣公民社會在我國民主化的進程中,扮演著極為 重要的角色,因此客家公民社會當然也在促成臺灣 民主上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力。比如民國 77 年由 不同政治立場之客家人所共同舉辦的「還我母語 運動」大遊行,其「推動客語教育」、「開放客語 廣播電視」、以及「修改廣電法對方言的限制」等 三大訴求,最終促成本土語言成為國家語言,並使 政府出資經營本土語言電視臺與廣播電臺。這些成 果並不侷限於狹隘的客家,而是由臺灣所有不同族 群來共享,見證了臺灣民主與族群文化的多元和豐 富。對此,可用以下三個指標來檢視客家公民社會 的發展:
指標一、倡議各種不同訴求的客家公民團體是否 能普遍設立並發揮影響力?這當中除了聯誼性、歌 謠性等較軟性的柔組織外,是否也有若干專以社會 性公共議題探討與實踐的硬組織?比如成立於民國 89 年倡導「新个客家人」理念的「臺灣客家公共 事務協會」,就成為後來持續引領整個客家族群甚 至臺灣社會進步的動力。
指標二、探討根植客庄的各種客家草根社群是否 能遍地開花並扎根地方?比如從反水庫運動起家、 近來轉變為以保育為訴求的「美濃愛鄉協進會」。 這樣的客家草根社群時時關注地方議題,推動在地 愛鄉運動,對於「客家在地主流化」理念的實踐至 為重要,也是客委會在客庄區域推展政策時重要的 觸角。
指標三、檢視以企業經營方式來進行社會倡議的 所謂「社會企業」是否能順利成立並永續經營?社 會企業是一種追求經濟、環境與社會等三重盈餘、 且又能永續經營的新商業模式,即運用自身競爭力 所產生的盈餘投入,以降低或解決社區問題,而毋 需仰賴政府補助或民間捐贈。這樣的社會企業常能 結合在地資源,帶動客庄活力,吸引青年返鄉。
九大客家力指標闡述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