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客家政策20年藍皮書
P. 160

 二的優異成績(僅次於公視);同 年還獲得新加坡亞洲電視大獎 4 項入圍、CNN 五大風雲頻道等 殊榮。「做媒體傳播,就是要 有影響力,才能提升族群自信 心與能見度。」湯昇榮表示, 97 年迄今,客家電視得獎紀錄 不斷,儼然是金鐘獎常勝軍。
融入公民議題,增加客語
聲望行銷
近年新媒體蓬勃,社群直播 盛行,各種免費的頻道平臺, 改變閱聽大眾的習慣。「任何 客家影片、文史資料,只要上 傳 OTT(Over The Top)、 YouTube,任何人隨時隨地, 只要想看都可以看得到,而這 股數位媒體的蓬勃發展對傳播 客家文化絕對有助益。」湯昇
158 客家政策 20年藍皮書
引領前行的客家力
榮認為,正因為資訊取得容易, 人人都可以是節目製作或主播, 而平臺、頻道就像空氣,客家 電視唯有抓住大眾切身相關的 議題,並以足夠水準的製作內 容呈現,才能突破同溫層。
正如徐青雲所認為的客家電 視兩大發展亮點:人才培養、 聽見客庄,其中在聽見客庄這 部分,源於客家電視的成立, 不僅傳遞客家場域的真實互 動,也運用節目製作與新聞採 訪,進行客家文化的傳播。透 過與客庄緊密結合的製作思 維,既讓客家電視發揮公共問 責的能量,也讓客庄的聲音被 聽見。
民國 96 年時任客家電視臺長 的徐青雲,思考如何「製作客
家人想看的電視節目」,在走 訪雲林、苗栗的所有客庄後, 舉辦討論會,並以live播出「客 家公眾的媒體近用權」記者 會,期許族群頻道能真正擁有 族群集體的認同,此議題也因 媒體的露出而擴大社會關注與 討論。同年客家電視《與觀眾 有約》節目,臺內的中高階主 管全站上第一線接鄉親的 call- in,「由下而上的公共問責,使 得觀眾、公部門、電視臺、同仁 等彼此交融,從而更瞭解製作節 目的目的。」徐青雲認為,這個 大膽的嘗試不只是聽到觀眾真實 的聲音,也讓幕後的媒體人親上 火線,汲取民眾意見,激盪更多 節目製作的動力與使命。97 年 《村民大會》節目,則從政策面 深入到地方的議題及處境,近距 離與鄉親交換意見,體現出客家
  「客家電視」提供演員熟悉客家語言及 文化的良好環境。(圖為《女孩上場》 節目劇照,圖片提供  客家電視)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