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客家政策20年藍皮書
P. 164
162 客家政策 20年藍皮書 引領前行的客家力 4 客家學術力
主動詮釋,全球發聲
客家研究對於客家認同的形成 意義重大,為強化客家學術研 究基礎、促進客家知識體系發 展,客委會於民國 93 年設立 「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在 其協助下,全力推動客家學 院、系所等學術單位創立,從 而支持客家研究及其相關學術 期刊與專書的出版,並獎勵國 際交流合作,引領客家研究聚 焦於客家觀點的詮釋視角,拓 展臺灣多元文化主義的論述深 度,以彰顯臺灣客家研究在國 際上的特殊性。
在民國 76 年之前,客家研究 只有零星、個人的「文史工作 者」與「客語教學者」,尚無 任何制度化的客家研究機構作 為推動的力量。因此,國立中 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臺 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 統府資政蕭新煌稱之為「客家 界」,尚不構成有形的客家學 界1。
民國 90 年客委會成立後,至 今累積 20 年的努力,帶動客家 知識體系的建立,包括組織生 態、研究領域、國際研究能量 等,為客家學術研究取得主動 詮釋、全球發聲的利基。質言 之,客委會協助推動設立客家 學院、研究所與學會,帶動客 家文化整體發展,持續鼓勵海 內外客家研究計畫,支持客家 相關主題的學位論文、研討會 論文、專書著作與客家研究學
術期刊,力圖將臺灣打造成為 全球客家研究與學術交流中心。
指標一:具備「客家觀點」 詮釋視角的研究成果
建構客家知識體系 ,培 育研究人才
客委會持續推動客家系所、 學術單位創立,支持客家研究 相關的學術期刊與專書出版, 獎勵補助包括「客家學術研究 計畫推動」、「客家課程開 設」、「博士後研究人員獎助」 及 「國內外客家知識體系發展 交流」等申請計畫,並培養客 家研究人才,藉此建構客家知 識體系。
民國 92 年 8 月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學院成立,為全球首創的 客家學院。客委會前主委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