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客家政策20年藍皮書
P. 188

 186 客家政策 20年藍皮書
群、詔安客後裔亞族群、饒平 客後裔亞族群,就更不用提將 會是如何的弱勢了。
在「四、海、大、平、安」 各腔調之外,臺灣還有來自福 建汀州府移民家族後代的亞族 群,他們雖有意識自己被歸類 為客家人,但臺灣整體社會與 歷史發展,對於保留汀州客家 移民文化、語言等面向,其實 並沒有投射太大的關注。對臺 灣社會來說,「客家」一向都 不是個均質的整體,其內部就 具有人口數、語言續航力等不 同的差異。這些「亞族群關係」 在過去客委會的政策中,大多 傾向多元呈現,並盡量給予舞 臺展現,例如客家電視在《客 家新聞雜誌》節目內容中,就 大量出現這方面的議題。此外, 客委會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多 年來也積極合作,推辦各類客
家相關專案,展開對於亞族群 及福佬客等領域的研究。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 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許維德 提及,過去客委會對於客家族 群政策的推動,是以尊重差異 為主,從「四、海、大、平、安」 到外省客、福佬客等,盡量給 予多元呈現的方式,以彰顯臺 灣民主社會的精神指標。
無論是客家電視的《客家新 聞雜誌》或其他節目的內容,都 強調要堅持客家腔調的差異性, 其實這是「尊重少數中的少數」 很具體的行動。國立聯合大學客 家研究學院院長林本炫就指出: 「在資源已然不足的情況下,還 要保存少數的詔安、大埔等客家 腔調,這象徵意義很大,等於是 補強了民主化過程中的社會差 異。」
指標二:客家族群及其 他族群的關係
從 1980 年代後期開始的客 家運動到 1990 年代初期臺灣客 家社會掀起的「新个客家人」 運動,直到 30 年後的今天, 基於《客家基本法》所定義的 「新客家人」,係採血緣與淵 源共存的多重認定觀念,最大 程度體現出臺灣客家族群與時 俱進的整體包容度,對於促進 族群間的和諧共榮實具有正面 意義。
「客家豐富了臺灣的多元文 化,是自客家運動以來最重要 的核心價值,其中就包含了族 群和諧的意涵,而客委會所推 動的各項計畫、所辦理的各類 活動,都是在倡導族群共存共 榮的觀念。」客委會前主委鍾 萬梅指出,這些活動的展現方
引領前行的客家力
雲林崙背、二崙、西螺一帶是臺灣詔安 客家傳統聚落及人口分布最多的區域, 迄今仍保有珍貴的詔安客語腔調、傳統 民俗、技藝與美食。每年的「雲林 ‧ 詔 安客家文化節」都安排許多豐富有趣的 活動,展現出詔安客家的文化特色。
  























































































   186   187   188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