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2019 Vol 6 No 5
P. 77
Vol.6, No.5, 2019
海明兄您一路走好
刘恒意 (Henry Liu)
Professor, Drexel University
今早惊悉美国华人麻醉医学会(CASA)主要发起人王海明医师仙逝,先是不敢相信是真的,核实
后眼泪不禁。海明兄的音容相貌,清晰在目。一个月前还在电话里长聊过,此前还接到他邀请我们参
加他大女儿美玲明年的婚礼。这么一个激情洋溢充满能量的
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我与海明本不相识,我是武汉同济医学院毕业,他是北
医毕业。我们相识,要追溯到2002年秋。有一天我刚吃完晚
饭,接到一个电话,他自我介绍他是王海明,并告诉我他打
电话的目的是想邀请我参加筹备一个美国华人麻醉医师的组
织。他说他打电话给当时担任IARS 主席的华人麻醉医师KC
Wong,谈到这个想法时,KC Wong 马上建议他与我联系。
我是1998年做完住院医师训练后加入 University of Utah的
faculty, 因为当时KCWong 给了我不错的offer,我和KC 及 左起:刘恒意, 曾家荣(Brian Tsang), 黄光
宗(KC Wong), 王海明
他的夫人后来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KC Wong 之所以建
议他与我联系是因为我在University of Utah 的时候,大概
在1999年, 我也曾和KC Wong 提到过类似想法。所以,KC Wong 在知道海明的本意之后,马上告诉
他给我打电话。在他给我的第一次电话里,他详细询问了我个人的各种信息(详尽到难以置信),也
问了我太太的名字,哪个学校毕业,做什么工作,我的两个小孩的名字,年龄,喜欢哪种课外活动等
等,简直比得上FBI 的盘问。那次电话我们讲了一个多小时。刚挂电话我太太问我,是谁的电话讲了
这么长时间? 我说,是个叫王海明的从纽约打来的,我也不认识他。
次年(2003)的三月份,国际麻醉研究会(IARS)第77届年会在新奥尔良召开,他为了新成
立的美国华人麻醉医学会(CASA)得到Dr KC Wong 的支持,他专程从纽约飞到新奥尔良,来和KC
Wong 见面。 我因为此前已经相约KC Wong 于3月22号星期六到我家一起晚餐,因此也邀请海明来
我家和KC Wong 一起晚餐,我还邀请了密西西比大学的麻醉疼痛医师Brian Tsang。因为Brian 开车
经过新奥尔良机场的时间和海明的航班到达新奥尔良的时间相近,故此我恳请Brian 把海明从机场接
机后一起来我家。晚餐吃得非常愉快,谈话的内容也从开始的关于成立美国华人麻醉医师学会,到美
国华人麻醉医师工作、生活、家庭、子女教育的各个方面。餐毕海明邀请KC Wong 给美国华人麻醉医
师学会写几句话,KC Wong 欣然答应(可惜KC Wong 的题字没有找到)。
此后我们多次通电话,讨论关于美国华人麻醉医师学会成立的事情。因为我当时在路易斯安纳州,
离纽约太远,加上当时在private practice,工作非常忙,我告诉他我非常愿意参与,但可能做不了多
少具体事情。
2004年底,我接到海明来的电话,告知他的大女儿美玲已经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他的兴奋之情
溢于言表。我同时也告诉他,我的女儿也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那次电话我们聊得非常开心,讨论如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