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Microsoft Word - 1801005_0018-0022_175722_签到.doc
P. 3

爆破引线用镀锌钢丝色差成因分析


         氧化铁皮时,铁的氧化物晶体结构(α-Fe2O3 为菱形六面体结构,γ-Fe2O3 为立方结构,Fe3O4 为反尖晶石
         结构,FeO 为 NaCl 结构)与钢材基体的晶体结构差异巨大,锌离子最初沉积时无法与基体形成金属键力,
         导致氧化铁皮区域的镀锌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较差而容易脱落,使氧化铁皮裸露,而氧化铁皮本身颜色
         较暗,光反射效果不佳,故产生色差。
              根据上述理论,将图 3 中深色斑点区域放大,并对不同位置(见图 5)进行能谱分析,结果见表 1。浅

         色区域(谱图 1、5)为镀锌层,相对粗糙;深色区域(谱图 2−4)为裸露的氧化铁皮,它与镀锌层之间的结
         合力较差,导致该处镀锌效果不佳。这种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氧化铁皮的存在导致施镀过
         程中锌层的镀覆效果较差,或是施镀后锌层脱落导致氧化铁皮裸露,表面较粗糙;二是镀锌量较少,不
                                                      [9]
         足以完全包覆氧化铁皮和基体。根据张建军等 对钢表面粗糙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表面粗糙度较高
         时,光线照射到表面会发生漫反射,视觉上表现为发暗;表面粗糙度较低时,光线照射到表面发生镜面
         反射,视觉上会比较光亮。
                                                                      表 1   图 4 中各位点的能谱分析结果
                                                              Table 1    Result of EDS analysis for different positions in
                                                                                 Figure 5
                                                                  位置    w(O)/ %    w(Fe)/ %   w(Zn)/ %
                                                                   1      1.92       4.39       93.69
                                                                   2      27.02      60.90      12.07
                                                                   3      21.65      55.92      21.36
                                                                   4      27.05      43.33      26.89
                                                                   5      1.91       10.49      87.61
                       图 5   色差区域的表面形貌
             Figure 5    Surface morphology of color difference area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色差的试样和正常试样的纵向截面(如图 6 所示),发现有色差的试样的皮下
         黑色组织较多,并且多数区域的黑色组织与镀锌层直接接触,局部区域黑色组织延伸得较长,长达几百
         微米;正常试样的皮下同样存在黑色组织,但沿纵向延伸较短,而且未直接接触镀锌层。选取不同位置,
         按照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① >  ② >  ③ >  ④ >  ⑤,其中位置①处的镀锌层质量最好。可见
         正常试样整体的镀锌层质量明显优于有色差的试样。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⑤                                         ⑤

                                (a)  有色差的试样                                                                (b)  正常试样
                         (a) Sample with color difference defect                                                   (b) Normal sample
                                        图 6   正常试样和缺陷试样的纵向截面微观形貌
                      Figure 6    Cross-sectional micromorphologies of normal sample and those with color difference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有色差的试样的纵向截面,并对不同位置进行能谱分析,结果见图 7 和表 2。图 7
         中的黑色组织为氧化铁皮,镀锌层直接包覆在氧化铁皮表面,氧化铁皮则嵌入钢材内部。这种类型的氧
         化铁皮主要源自热轧方坯高压水除鳞环节,氧化铁皮处除鳞不净,导致其在后续轧制环节被直接带入热
         轧盘条表面      [10] ,在拉拔前虽进行了机械剥壳和酸洗,但氧化铁皮嵌入较深并与盘条紧密结合而难以去除,
         拉拔过程又会将未除净的氧化铁皮挤入基体表面。
              正常试样纵向截面微观结构和组分如图 8 和表 3 所示,部分区域镀锌层之下同样存在氧化铁皮,只
         是位置相对较深,且未直接与镀锌层接触,镀锌层仍可与钢材形成金属键,在外观上无色差。



         •  20  •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