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Microsoft Word - 1801005_0018-0022_175722_签到.doc
P. 4
爆破引线用镀锌钢丝色差成因分析
表 2 图 7 中各位点的 EDS 分析结果
Table 2 Result of EDS analysis for different positions in
Figure 7
w(O)/ w(Mg)/ w(Ca)/ w(Fe)/ w(Zn)/
位置
% % % % %
1 30.34 0.79 3.30 46.43 19.14
2 33.68 0.61 2.25 40.29 23.16
3 11.64 0.74 ─ 3.20 84.41
图 7 色差样品的截面微观形貌 4 15.60 0.91 ─ 3.85 79.64
Figure 7 Cross-sectional micromorphology of the sample
with color difference
表 3 图 8 中各位点的 EDS 分析结果
Table 3 Result of EDS analysis for different positions in
Figure 8
w(O)/ w(Mg)/ w(Ca)/ w(Fe) w(Zn)/
位置
% % % % %
1 5.63 ─ ─ 7.80 86.57
2 4.38 ─ 1.19 91.13 3.30
3 7.18 0.39 3.16 83.91 5.37
图 8 正常样品的截面微观形貌 4 20.19 ─ 8.00 64.40 6.80
Figure 8 Cross-sectional micromorphology of normal
sample
2. 2 机械擦伤
机械擦伤包括镀锌前拉丝模划伤和镀锌后表面擦伤。
在拉拔过程中,道次收缩率、拉丝模工作锥角及定径带长度的设置对镀锌前钢材基体表面质量的影
响较大。爆破引线用钢属于超低碳钢系列,硬度较低,在拉拔过程中与拉丝模间的摩擦极易使表面产生
划伤,这种划伤在镀锌后仍存在痕迹(见图 3)。
镀锌结束至塑化包装阶段,镀锌钢丝与传输、包装设备发生碰撞摩擦也会在镀锌层表面造成擦伤(见
图 9),同样影响镀锌层的光亮度。
图 9 镀锌后表面擦伤的形貌
Figure 9 Morphology of surface scratch after zinc electroplating
3 预防及解决措施
由以上分析可知,镀锌前钢材表面氧化铁皮的存在是影响镀锌钢丝表面质量的主要原因,通过减少
热轧方坯的驻炉时间(由以前的 3 h 降至 2 h 以下),提高除鳞水压力(要求 18 MPa 以上)等措施,可明显
减少氧化铁皮的带入(见图 10a),显著减轻镀锌钢丝的色差现象。
在防止机械擦伤方面,通过适当增大工作锥角度和减小定径带长度均可减小拉丝模与镀锌钢丝间的
摩擦力 [11-12] ,有利于镀锌前钢材基体表面质量的改善。调整工艺后镀锌钢丝表面形貌如图 10b 所示,已
无深色斑点和擦伤,表面通体光亮。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