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白沙屯媽 北港徒步進香文化年刊第06期 (2020)
P. 19

力,借力使力,配合腳步的節奏。  可不少。香擔組與頭旗組員在進香途中,無  擾,希望大家能保持安全距離,避免百年文
 論行進或停駕休息,都會把香擔圍住,緊盯  化遭受破壞。

 這種韻律感產生的聲音,是許多老香燈腳  周圍狀況,所有人員全心戒備,就怕有冒失
 的進香回憶。過去進香人數不多,也無過多  的人超出警戒範圍,危及香火安全。進香期  「香擔」早期是廟會與進香活動的重要宗

 的吵雜音樂,香燈腳多行走於頭旗與媽祖大  間如此小心翼翼,一刻都不得鬆懈,直到媽  教器物之一,如今人力徒步挑擔已成罕見情

 轎間,前後兩面鑼聲相互呼應,香擔綁繩與  祖回宮,香擔安全送進神房後,眾人的壓力  景,各地宮廟活動漸改以交通工具運送。但
 扁擔間因上下振動、以及媽祖大轎竹製轎桿  才能釋放。  白沙屯進香仍堅持古風,從土地出發,一肩

 與藤製轎身彼此摩擦,而發出的兩種唰唰聲  扛起百年傳承,讓媽祖信仰持續發揚成長。
 響,清晰可聞。特別遇夜晚行走、或媽祖聖  尤其媽祖進香隊伍日漸龐大,迎接盛況、  這一切,除了白沙屯人對傳統的堅持外,所

 駕趕路時,格外清楚,令人震撼與感動。  香燈腳人數,每年遽增。胡亂施放鞭炮、好  有默默跟著白沙屯人持續行走於這條進香
 奇信徒的近身圍觀、拍照打卡、甚至有些宗  路、為香火延續承接重擔的信徒們,都共同

 民國 63 年次的彭鴻時年紀較輕,沒有其  教人士靠近香火藉故「修行」⋯⋯這些行為  完成了這難能可貴的文化傳承。

 他前輩的務農挑擔經驗,「剛開始的時候不  皆增添香火傳遞過程的風險。「路上突發狀
 會挑,會變成『獵鳶(閩南語音 lāi-hio̍h)  況太多,一切以保護香擔為主。」頭旗組陳  註1:獵鳶(閩南語音 lāi-hio̍h),即指「老鷹」,
                教 育 部 台 灣 閩 南 語 常 用 詞 辭 典 裡 為「 鴟 鴞 bā-            香擔與頭旗乃神聖之物,香燈腳應避免靠近。
 肩(註 1)』,撐不久。」扁擔上肩後,一  慶郎說,只要信徒在一定距離外,工作人員
                hio̍h」,亦也有人寫「鶆鴞 lāi-hio̍h」。「鳶肩」                   (呂英展  攝影)
 定要準備好再起步,保持順利節奏前進,否  不會干涉。但現在太多人過度靠近,造成困  指肩膀上聳似鳶貌。

 則不但影響速度,也危及香擔安全。他甚至
 自己買來類似香擔器物,模擬香擔重量,並

 加重十斤作練習,就是為了有更好的體力與  張煥章  攝影
 技巧,以求平安完成任務。



 趙見坪、徐水聰則是平日保持運動習慣,

 進香期前會再特訓。趙見坪原本就有在家附

 近體育場運動的習慣,徐水聰則說自己早上
 五點起床就出門走路,每天都走至少六公

 里,過年後,一天要有兩小時內走到十二公
 里的速度。「因為頭旗走很快,有時一小時

 要走六、七公里,媽祖趕路時才追得到。」


 衆人護駕確保香火安全




 火缸與香擔乃神聖之物,比起頭旗、大

 轎,禁忌更多,因此看顧香擔的工作特別重
 要,保護香火必須做到「零失誤」。雖然香

 擔由一人獨挑,但周圍「護駕」的工作人員




 16  文化專欄                                                                                                      17
                                                                                                               17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