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keepgoingwithtaiwannewculturalmovement
P. 164
與日文小說、詩歌與音樂、文學與藝術評論,為臺灣 新文學運動開展新局面。陳澄波等知名畫家,也會 在雜誌上書寫自己的創作觀,例如陳澄波〈製作隨 感〉、李石樵(1908-1995)〈最近的感想〉還有顏水龍 (1903-1997)〈素描的問題〉,可見當時文藝的跨界程 度,以及文化人試圖深入社會、走入大眾的觀點。
同時期,臺灣民間文學也開始被有意識地加以整理, 不論是原住民族、漢人,如臺語、客語的傳說故事及 歌謠等,都逐漸受到重視。李獻璋認為「只有沒有受 過多大的腐儒的薰治的民眾,才能把自己的生活與思 想,赤裸裸地表露出來。」他走入里巷採集各種在人 群之間傳誦的歌謠、童謠與故事,1935年編著成《臺 灣民間文學集》 3 ,賴和特別為該書提筆做序。這每一 篇故事和一首歌謠,都能表現當時的民情風俗,再現 當時民眾真實的思想和感情。由此可見,面朝群眾而 創作重新認識並欣賞庶民大眾的文化,是 1930 年代文 化人的浪漫。
另一位在庶民之間用音樂撫慰無數人心、當時音樂 界的代表人物之一林氏好,其新思潮亦為當時的文
3 《臺灣民間文學集》 於1936年由臺灣文藝協會發行、臺灣新文學社販售。 封 面 由 陳 澄 波 繪 製。內 容 收 錄 朱 鋒、守 愚、黃 石 輝、賴 和、愁 洞、黃 得 時 及 李 獻璋等於臺灣各地採集之民歌、童謠、謎語、故事等。賴和與李獻璋序文中 都 提 到,民 間 文 學 為 民 間 文 化 的 集 大 成 者,須 加 以 整 理 與 重 視,以 避 免 文 化 流失,並以此為民族珍貴的資產。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