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keepgoingwithtaiwannewculturalmovement
P. 69

 楊翠期許自己成為一個臺灣文化歷史的中介者與轉 譯者,因此在詮釋歷史過程中益發謹慎,甚至經常 比別人多了份自省的警覺。當許多人認為關於日治 時期臺灣文化協會(以下簡稱文協)的研究近年已接 近飽和,她卻認為:對於祖父楊逵所處的時代,我們 的深入探索其實才剛開始。或許百年前的各種人事 物,仍遠比我們所認知的更加複雜,有更多尚待探掘 的面向。
社會運動並非循序漸進,而是遍地開花
「看待文協,我的歷史觀比較像是——關鍵時間有 朵花開了,然後花粉遍撒,四處綻放。」
     +1
「看待文協,我的歷史觀比較像是——關鍵時間有朵 花開了,然後花粉遍撒,四處綻放。」楊翠在話頭便 給了一個詩意的譬喻、但也是一道犀利的史觀。她 建議我們要先揚棄線性史觀,不再將歷史解讀為一 條按照時間發展的單向序列。對楊翠而言,1921 年文 協創立,帶動了後續的政治改革、婦女解放等運動, 儼然是臺灣新文化運動的火車頭。但這火車頭的作 用並非帶動所有後列車廂在明確軌道上行進,而更 近似黎明晨鐘,在曠野上奔馳,跟著曙光喚醒各處運 動,因而遍地煥發光芒;或像首先綻開的花朵,遍灑 花粉,使大地芬芳。
對於線性史觀的反省,也體現在楊翠對婦女運動史 的分析轉向。她起初急於與 1990 年代甫出解嚴的社
不只是壓不扁的玫瑰,而且花粉遍灑、四處綻放
百年 :延續臺灣新文化運動的當代推手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