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情境貼入法1-全1_Flat
P. 42

從演化看情緒 ─ 邊緣系統


                西元 1950 年代,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 首次被提出來鄭重討論,這是一個從                              這些群落的維持,在在都可以見到比爬蟲類,更需要倚賴像是打鬥受傷所衍生出來的恐
          物種演化的解剖學做為理論基礎的概念提出。透過解剖發現,人類的大腦似乎接近是一                                              懼情緒,來進行像是攝食、性行為、繁殖、或族群中產生打鬥時,的溝通與管理。但以
          個小型的腦部演化博物館一般,例如我們熟知的 「腦幹」(brain stem),也被暱稱為                                        情緒為溝通方式的黑猩猩群落規模,平均都僅止於最多數量約莫 50~100 上下的個體,
          「 爬蟲類的腦 」,那裏有較純機械性的、較屬於無意識狀態的一些感受神經,與處理模                                            就很難再繼續擴大下去,原因很可能就是,在更大的群眾部落,就開始需要大腦提供更
          組,有負責控制運動的、負責感受光線、負責接收嗅覺…等,基本感官神經,開始一起                                              細、更廣、更深的溝通功能和方式,而不是還老是靠著打打殺殺,或情緒恐嚇來溝通,

          匯集在小腦 (cerebellum),也是最先形成的大腦組織,亦是未來發展出來的三層系統                                        這樣不僅容易傷亡,也很不精準 ( 讓我聯想到是幼小的孩童,無法深入精準地溝通,也
          中,最裡面、最基本的第一層。這個部份的腦部結構與功能,和各類物種中之爬蟲類的                                              有可能是因為腦皮質尚未成熟,而不是他故意使壞,但我的學生聯想到的是黑道,並提
          腦部結構,有著無法忽視的相似之處。                                                                   出黑道是否也有腦損傷,或

                                                                                              腦退化的情況 ( 這個猜測,
                然而當人類的大腦繼續發展出的部份 ( 不論是從人類的演化史角度,或者是從一個                                        由於無法證實,目前我只能
          新生嬰兒的腦部形成來看,似乎都是這樣的順序與過程 ),也就是當時被提出稱為 「邊                                            先採保留的態度 ),於是乎
          緣系統 」,也同時被暱稱為 「 哺乳類的腦 」 的,第二層腦部神經系統模組,開始現身。                                         像語言、數字、邏輯概念…,
          像是這層系統中的 「視丘」 似乎已經提供大腦,也可以開始讓聽覺、嗅覺、視覺相互影                                            的這 種 「 動口 不動手 」 的

          響,交相使用,並且似乎也是各種感官資訊交流的地方 ( 例如視覺的記憶會喚起當時的                                            方式,才有可能將更龐大的
          氣味狀態,或者像聽覺的刺激會聯想到視覺,影響整個感官印象,並影響所有相關的情                                              物種聚落長期維持下去。所
          緒狀態…等等 ),還有 「 海馬迴 」(hippocampus) 似乎也被發現,提供大腦概念式的初                                   以當大腦繼續演化時,開始

          步記憶,例如哪裡的地形是比較高,哪裡又是順風,可以隱藏狩獵時的氣味與行蹤等等,                                             生成出一層薄膜狀的細胞基
          與基本生存很有關的記憶和情緒。然而越戰創傷的軍官,海馬迴比正常軍人缺少 8%,                                             質,好讓感覺模組更加可以
          長期被虐的兒童,海馬迴比正常人缺少 12%,記憶的固著化,跟海馬迴有很大關係,                                             互相溝通,將各種感覺神經
          沒有海馬迴會記不太住新的事物。也無法經由海馬迴在睡夢中的重新整理,將記憶深入                                              訊息,更快速的可以連結在
          皮質的各個部分。                                                                            一起,這一層的皮質,於是

                                                                                              開始產生了最初步的 「意識」
                更有一個神經叢稱為 「 杏仁核 」(amygdala),似乎也被發現它能介入管理與 「恐                                  (Consciousness) 了。
          懼」 相關的情緒記憶,恐懼、創傷性的記憶,經常儲存在杏仁核。例如野生黑猩猩的階                                                                     《情貼法 -1  圖 012》

          級制度,更近似人類社會,有更細的分工,更複雜的行為關係,也更加嚴謹的階層分配,

       42   │ 情緒貼入法                                                                                                                                      情緒貼入法 │  43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