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校友通讯》第四期
P. 10
媒体视野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江西日报】构建大思政格局 培养技能型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 式,打造“指尖上”的思政育人平台,提高思政工作整
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中 体效率。将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及时推送到校园网上
国梦作为共同时代理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 或学院的公众微信号,发挥榜样育人作用。定期开展名
编者按:1月30日,《江西日报》教育版“职教论 儿童救助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思想教育, 值取向标准。既坚定政治立场,也要深刻把握时代环境 家讲座、艺术交流、我爱我的宿舍等活动,提高校园
见”栏目刊发了学院党委书记武来成“构建大思政格 提升思想境界,陶冶思想情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的变化,坚持贴近职业教育特色、贴近高职学生学习现 “线下”育人环境实效,正面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道
局 培养技能型人才”一文,全文深入思考了当前高 凭借红色文化摇篮的天然优势,采用“理论+实践”的 状、贴近课堂教学实际,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学子,切 德规范的养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线上线下育人
职院校思政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武来成指出,高职院 教学模式,开设《井冈山精神》课程,将井冈山精神为 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同时,依托校外实习实 相结合,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与吸引力,促进大学
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结合学生的特点,坚持课内课外、
代表的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政实践 践平台,使之成为学生实习实训、专业教师挂职锻炼、 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思政工作新平台,促
课“课堂化”的教学效果,学生由原来的不愿意上课甚 兼职教师输送基地,加强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责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
进学生“技能+知识+修养”协调发展,厚植家国情怀和
至逃课,转变为对思政课的满怀期待和积极参与。 任感。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强化学生在校企合 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中
社会责任感。
打造校内校外实践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动 作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项 国梦作为共同时代理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
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其难 目通过教育部验收。 值取向标准。既坚定政治立场,也要深刻把握时代环境
武来成:构建大思政格局 培养技能型人才
度体现在具有十分突出的“抽象化”,而具体课堂教育 打造线上线下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起 的变化,坚持贴近职业教育特色、贴近高职学生学习现
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
体
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 中又易走进“枯燥乏味”的泥淖。因此,学院在人才培 来”。当前,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 状、贴近课堂教学实际,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学子,切
视
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高校思想政治 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与企业合作 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 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野
工作关乎学校办学方向、关乎育人根本,具有丰富而深 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开展专业技能竞赛、 体。学院使用多媒体设备、网络教育平台、微课等方
刻的内涵。 优秀企业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活动,整合校企文化,
近年来,高职院校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领导、
进行了有益探索。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被认为是“后半
技师等企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分享个人成长历
段”学生的教育,重技能应用、轻道德素质,思想政治
程,畅谈融入与坚守,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
教育偏重课本知识的传授,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
同时,依托校外实习实践平台,使之成为学生实习实
题屡见不鲜,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也让思政
课成为“犯困率”最高的公共课之一。因此,高职院校 训、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兼职教师输送基地,加强学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需结合学生的特点,坚持课内课外、校 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协同
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思政工作新平台,促进 育人,强化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
学生“技能+知识+修养”协调发展,厚植家国情怀和社 作,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通过教育部验收。
会责任感。
打造线上线下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起
打造课内课外实践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
来”。当前,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
起来”。如何将思政教学这把“盐”,融入到学生日常
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
生活和文化知识这碗“汤”里,让“高大上”的思想政
体。学院使用多媒体设备、网络教育平台、微课等方
治课更“接地气”?一方面,要实施高职思政课实践教
式,打造“指尖上”的思政育人平台,提高思政工作整
学改革,采用素质拓展、情景模拟、演讲、研讨等多种
体效率。将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及时推送到校园网上
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课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
或学院的公众微信号,发挥榜样育人作用。定期开展名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立足地区
家讲座、艺术交流、我爱我的宿舍等活动,提高校园
优势,结合自身特色,利用红色文化、工匠文化、校友
“线下”育人环境实效,正面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道
文化等众多文化育人手段,拓宽思政课课程范畴,发挥
德规范的养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线上线下育人
文化对学生思想引导和培育功能,为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相结合,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与吸引力,促进大学
提供厚实的精神土壤。此外,通过引导学生去敬老院、
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孤儿院进行志愿服务,深入乡村,开展孤寡老人、留守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