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土地改革紀念館電子報第四期整合20211210
P. 2
終生地政人 ~
張維一教授的傳奇人生
周茂春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
好台灣歷史社經研究中心 主任
在動亂的大時代,許多人不得不離開故鄉,隻身
來到台灣,張維一教授就是其中之一。落地生根,讓地政系畢業的他得以學以致用,在地
政工作有所表現;清廉自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跟隨時代進步,展現出在地政界的非凡
成就,開啟了傳奇的一生。
一、 輾轉流離歲月,基層工作初體驗
民國 32 年(1943 年)張維一由陝西省西安高級中學畢業後,旋考取在南京的中央政
治學校地政系就讀,大二時(1944 年),更響應蔣委員長發起的「十萬青年十萬軍」運
動,從軍報國;該年冬天,到長江北岸的壁山縣報到入伍,編入青年軍 201 師砲兵營
第五連,當二等兵接受嚴格軍事訓練。幸好很快在次年(1945 年) 8 月日本宣布投降,
得以平安無事的跟著學校回到南京,繼續未完成的學業,並以「中共在陜北的土地政
策」畢業論文,從改制後的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畢業,成為蕭錚博士的得意門生。
真想不到,時局變動的太快,他隨著國民政府由南京遷到廣州,在廣州時遇到大
學時系主任湯惠蓀,湯主任告訴他福建正進行土地改革,需要人,寫介紹信要他到福
建任職。徬徨之際,在路上遇到精於測字的同學 (楊德波先生),就選了一個 「燈」
字請他算一算,經拆字解釋為「火速登船」,指示他離開越快越好。因此再次逃難,但
缺旅費,這位同學竟將手裏的 5 袋麵粉,賣了 2 袋給他當路費(逃難時,麵粉比黃金值
錢),成為他的貴人。有了路費,張維一由廣州搭船經香港到廈門,轉內路公車到福建
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所在地龍岩縣。參與中國首次土地改革成功案例的土地改革工
作,在負責人林詩旦先生(曾擔任龍岩縣縣長)旁擔任督導,幫他研訂審核各縣的土地
改革辦法,見證溫和土地改革的績效。可惜隨著第七區專員的投共,福建也失守。好
家在,利用同學賣了麵粉給他的錢,買了到台灣的機票,直接轉進到台灣來。
民國 38 年(1949 年) 7 月中旬的閩西政變,大陸更加危急,逼著他再次逃難,由
廈門直接搭機到台南,轉乘火車到台北,拿著林詩旦先生介紹信,拜見台灣省地政局
沈時可局長。暫以臨時人員聘用。從事三七五減租的督導促進工作,當時推行工作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