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0909晶華人百年巨匠畫冊內頁
P. 11
潘天壽【蔭山閣看雲】
「骨法用筆」是潘天壽先生藝術創作中最為人所讚嘆的典型本質與靈魂。潘公認為:「在『六法』中,骨的表現方
法在於用筆」。著重的不只是繪畫中的線條和用筆,其實也等於在談書法線條,強調「書畫同源」。因此潘天壽先生的
書法、繪畫,甚至印章的風格也是統一的。關於用筆,潘天壽先生曾提到「用筆忌浮滑。浮乃飄忽不道,滑乃柔弱無
力,須筆端有金剛杵乃佳」。他的書法功力深厚,獨闢蹊徑,自成大家,風格豪邁樸茂,格調極高。尤其是結體布局方
面,在現代書壇獨樹一幟,書法界對其有極高的評價。
本作所寫的莫干山距杭州城40公里遠。據傳因春秋時期鑄劍名家干將、莫邪夫婦於此為吳王闔閭鑄成千古名劍「干
將」、「莫邪」而得名。被譽為「江南第一山」。此山森林茂密,終年涼爽,號稱「清涼世界」,全山幾乎被壯觀的竹
海所覆蓋。蔣介石與宋美齡於1927年於此歡度蜜月,而1937年,周恩來亦曾以「一登莫干,二至匡廬。」與蔣介石於此
秘密談判兩黨合作事宜,更為此山平添一段傳奇與佳話。它和廬山、北戴河、雞公山並列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釋文│莫干竹樹何娉婷,莫干高峰挑蒼冥,何人峰下築高閣,仰駢峰翠為雲屏。
潘天壽此書法,寫於1965年末,乃針對早年舊作「蔭山閣看雲」詩書三絕卷所重寫。而恰巧在重寫書法數月前,舊
我來小企高閣下 風拂簷車鏗鐵馬 白雲何往復何來 紛呈百象真千絕
潘天壽 冶參差市樓欄楯 芝亭臺雜陳園蔬 蝦蛤與海鮓斯須 又互為天河銀濤 識陸儼少也針對此詩書作品創作出同名書畫立軸「蔭山閣看雲」,並落款記載此詩,但與原作之文句略有出入,除相互
蔭山閣看雲 洋洋復灑灑 前行後繼態雍容 目移榻坐昂頭者 白雲倏忽去無蹤 輝映外,亦有感念潘公知遇之恩之意。潘公對於莫干山的絕妙山景、無視峰下別墅高閣成群,自在於亭台園蔬間,無比
心遊漫衍(將何從) 定為億萬人民作靈雨 與龍四方上下為駏蛩
水墨紙本 手卷 錄舊作蔭山閣看雲 一九六五年初冬 壽末學草 愜意與灑脫。表現出一味霸悍的氣度與胸懷。加上潘氏書法的嶔崎磊落,從結體,行款到整幅布局,慘澹經營,成竹在
Ink on paper
37 x 178 cm 鈐印│潘天壽 胸,揮灑縱橫,氣勢磅礡,極富節奏感,可說獨步一時,是想認識潘天壽書法不容錯過的一篇大作。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