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1 - 論語愛
P. 291
《論語》「何如斯可謂之」共三次「何如斯」共四次
(1)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
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
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
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12.20)
(2)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
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
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3.20)
(3)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
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13.28)
(4)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
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
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
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
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
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
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20.2)
《論語愛》(251)每天五分鐘 2020/2/7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遲出,子曰:「小人(志氣太小)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
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真誠相對待)。夫如是,則
四方之民,襁負(用長布帶將小兒縛在背上)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