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論語愛
P. 33
矣 。 」 不能 視之爲 「 『直』來『直』往之『直』而不學!」 自 厚 應 視之爲
自己 嚴格 要求 自己 , 才 可以 寬厚待 己以善, 薄 責 是 少 苛責 別人 , 也不 可以
待人 過度 寬厚 。 孔子 答 以老子 道德 經:之『大小 多少 , 報怨 以 德 』, 此 章
保守派 與 強硬 派 之 別 , 是 堅持 各有 不同 。
「 有形 」 方面 , 生命 理念 與 原則 , 則是以 直 報怨 。 孔子 「 愛 之 , 能
勿 勞 乎 ? 忠 焉 , 能 勿 誨 乎 ? 」 勞 、 誨 之 際 正是 直道 之 行 也 。
《論語愛》(20)每天五分鐘 2019/6/19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
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14.37)
『下 學』 如 「 慮 以下 人 」 ,多替別人著想,『上 達』 正人君子也 。
此章表面有「上下」「淺深」之 意 , 實 如 「 君子 上 達 , 小人 下達 」 , 爲人處
世 不 也 常聞「先小人 後君子」,不管是「先 下 學」 也好 , 「先 下達」 也好 ,
處世之道總是要「務實 」。
「 質 直 而 好 慮 , 察 言 而 觀 色 」 最 重要基本 要件 ,延續 上章 之
「 怨 、 直、德」與再上章 之 「 力 、 德 」 , 更 得以 突顯 「 怨 、 尤 」 之 由
來 , 正是「不下學 」 自然 無法 上 達 , 也 必然 「 怨天尤人 」 。 人 說 : 「 你
每次⋯」 「 你 總是 …… 」「 你 以爲你知到⋯」正是 「 不下學」 成就了「 尤
人 」 心態 , 也是 「 由 人 」 擺佈 、 宰割 的起因。
同樣 地 也就是常 說 : 「 天 好冷 ! 」 「 空氣 好 髒 ! 」 等 「 好 」 都 成了
「 怨天 」 情結 。 從 身心健康 而言 , 都是 身體 有 恙 , 正是 心理 有礙 」 比較
會 如此 「 推卸 責任 」 。 不 以 「 驥 」 之 稱 德 , 便無法勇於「 以 直 報怨 ,
以 德 報 德 」 , 不是 滿口 巧 辯 ( 佞 者 ) , 就 是栖栖後覺 , 必然 有 逆 詐 、 億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