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Demo
P. 160
全民觀看比例
客庄收看比例
非客家人收看比例
入圍獎項
得獎獎項
全年新媒體平台 觸達人次
100
33 30%
56 00%
--
29
11
932 464
101
32 10%
59 30%
--
32 10 5 5 5 5 505 456
102
36 00%
57 00%
--
37
16
5 5 5 656 175
103
35 70%
58 80%
--
40
18
6 6 630 922
104
34 00%
59 00%
30 00%
31
14
16
830 123
105
34 40%
56 40%
30 80%
39
19
12 119 372
106
33 70%
54 20%
30 00%
32 19
14
686 239
107
31
50%
51 00%
28 10%
35 14
1 579 865
108
31
00%
49 60%
27 70%
38
16
18
387 594
109
34 00%
53 50%
30 40%
41
12 18
708 172
※100 年「全年新媒體平臺觸達人次」數據單指「客臺網站每季瀏覽人次」。100-103 年未統計「非客家收看比例」。
158 客家政策 20年藍皮書 公視) 同年還獲得新加坡亞
洲電視大獎 4 項入圍、CNN 五 大風雲頻道等殊榮。「做媒體 傳播,就是要有影響力,才能 提升族群自信心與能見度。」 湯昇榮表示,97 年迄今,客家 電視臺得獎紀錄不斷,儼然是 金鐘獎常勝軍。
融入公民議題,增加客語
聲望行銷
近年新媒體蓬勃,社群直播 盛行,各種免費的頻道平臺, 改變閱聽大眾的習慣。「任何 客家影片、文史資料,只要上 傳 OTT(Over The Top)、 YouTube,任何人隨時隨地, 只要想看都可以看得到,而這
引領前行的客家力
股數位媒體的蓬勃發展對傳播 客家文化絕對有助益。」湯昇 榮認為,正因為資訊取得容易, 人人都可以是節目製作或主播, 而平臺、頻道就像空氣,客家 電視臺唯有抓住大眾切身相關 的議題,並以足夠水準的製作 內容呈現,才能突破同溫層。
正如徐青雲所認為的客家 電視臺兩大發展亮點:人才培 養、聽見客庄,其中在聽見客 庄這部分,源於客家電視臺的 成立,不僅傳遞客家場域的真 實互動,也運用節目製作與新 聞採訪,進行客家文化的傳播。 透過與客庄緊密結合的製作思 維,既讓客家電視臺發揮公共 問責的能量,也讓客庄的聲音
被聽見。
96 年時任客家電視臺臺長的 徐青雲,思考如何「製作客家 人想看的電視節目」,在走訪 兩輪雲林、苗栗的所有客庄後, 舉辦討論會,並以live播出「客 家公眾的媒體近用權」記者會, 期許族群頻道能真正擁有族群 的認同,此議題也因媒體的露 出而擴大社會關注與討論。同 年客家電視臺《與觀眾有約》 節目,臺內的中高階主管全站 上第一線接鄉親的 call-in,「由 下而上的公共問責,使得觀眾、 公部門、電視臺、同仁等彼此交 融,從而更了解製作節目的目 的。」徐青雲認為,這個大膽的 嘗試不只是聽到觀眾真實的聲
表 3-3-1
客家電視台近十年統計數據(100年- 1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