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Demo
P. 167

九大客家力意見回饋
PART 3 165
性,也拿回學術詮釋的主動權, 屬於「客家觀點」的詮釋視角 當然也就脫穎而出了。
客委會前主委羅文嘉任內為 了保存客家文化,自 94 年起推 動 「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 」,累 積 20 餘萬筆客庄家戶的社會調 查資料,涵蓋區域包括桃園、 新竹、苗栗、臺中、高雄、屏 東、花蓮等客家人口較多或密 度較高的縣市。羅文嘉特別說 明,「我們當時做了一個全國 文化的普查,是因為所有的政 策都要有基本的數據資料做為 依據。」
立客家族群的自我信心及正確 的自我意識。
曾任客家委員會籌備處主 任、也是社會學者的徐正光亦 呼應,「研究客家學不只是客 家人自問自己是什麼人?還有 怎樣走出去?客家人是否彼此 講客家話,不再做都市裡的隱 形人?」他更指出,客家研究 或客家學的發展,包括了多元 文化主義、新的客家人、族群 主流化、族群自我詮釋等等重 點論述。「客家研究發展是眾 多學科互動影響的結果,綜合 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語 言學等學科的學者研究的貢 獻,包括尹章義、吳學明、李 文良、施添福、莊英章、陳其 南、黃宣範等學者都貢獻深 遠。」
為置於「大中國」概念下的臺 灣,近 30 年臺灣史回到臺灣這 塊土地的範疇本身,用臺灣看 臺灣。羅烈師指出,隨著社會 解放的觸角陸續伸展在環境、 勞工、農民、社會運動等領域 時,雖使得大家逐漸認識臺灣, 卻忽略了這些運動中非常關鍵 的客家身影。客家學院做為客 家學術重鎮之一,不斷提醒並 發出客家的聲音,就是要拿回 詮釋臺灣與客家本身的主動 權。
臺灣客家研究是客家研究在 臺灣本土化的一種現象,徐正 光在 96 年於客委會的支持下, 主編《台灣客家研究概論》, 邀請「源流與移墾」、「社會 與文化」、「語言、文學與藝 術」以及「客家社會的當代發 展」等領域的專家學者撰寫專 文,是客家院所成立之初學生 的重要讀物,也成為臺灣客家 研究的入門導讀書。
客家研究學術期刊定期出刊,有助諸多 客家研究計畫,同時也是全球客家研究 溝通交流的平臺。而由徐正光主編的《台 灣客家研究概論》是客家院所成立之初 學生的重要讀物。( 資料來源:智勝文化、 全球客家研究 ) 在中央各部會中,客委會
是除了科技部、教育部以外,
唯一被賦予推動學術研究的機
關。蕭新煌直指,推動客家學
術研究就是為了修正及糾正長
久以來存在的幾段歷史誤會和
扭曲,重新建立客家族群史觀,
以重建其歷史定位 而在釐清
族群刻板印象的同時,也要建 過往對於臺灣史的了解,皆
發出客家聲音,補足族群
面向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