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建造一個我喜歡回去的家』——關得年牧師
P. 74

「對不起,請你原諒我!」

          1978年,我在明州雙城的一間美國教會,上了一門「基督化家庭」課程。
          美國牧師教導我們要跟家人常說五句話 ; 上面是其中之一句。他還說,當
          一個男人對他的太太做錯事情的時候,他要跟太太說對不起 ; 如果他對孩
          子做錯事情,他也要跟孩子說對不起。我聽後霎那間覺得這實在是太不可
          思議的教導! 我當時心想:「在我們東方的文化風俗裡,堂堂一個大丈夫
          怎麼可能會跟他的太太說對不起?  這樣做多沒有面子!什麼?還要跟他
          的孩子說對不起!這樣做太沒有尊嚴吧!  哪怕我們這些丈夫或是父親真
          的有錯,哪又怎樣?怎麼可能要我跟太太或是孩子道歉? 不行!」


          但隨著我繼續聽下去,我漸漸覺得牧師的話有道理。因為當我們做錯、得
          罪一個人時,我們自己知道,對方也知道 ; 我們的關係因此產生隔閡。按
          照聖經原則來說,唯一解決的方案就是我們要承認自己有錯,並且透過向
          對方道歉、尋求原諒、得到饒恕、最後恢復和好的關係。如此說來,不管
          我們是擁有哪一種的身分,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上我們仍然要按照聖經
          中解決摩擦的方式 : 透過認罪、道歉、饒恕、包容、和好等步驟來解決。

          我想我以前的心態可能也代表許多第一代移民,與美國土生土長下一代
          相處時很容易產生磨擦的其一原因——因為縱使我們有錯我們不會跟下
          一代道歉。然而在年輕一代的思維裡,他們認為父母就算在輩份上高於兒
          女,但是從個人的權利來看,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因此,按照他們這個看
          法來思考切入,便會否決上一代「做錯事情卻不需要向家人道歉」的豁免
          權了。事實上,要跟家人道歉是不容易的事;然而我須要遵從耶穌的教
          導——這樣作也是考驗我是否謙卑放下自己(捨己),承認我的錯。


          根據上一章所提耶穌有關處理磨擦衝突的教導,我發現祂先是將「彼此
          道歉及饒恕」局限在「弟兄之間」的狹義範圍裡  (我們可以廣義地延伸
          到其他人),意味著在屬靈的層面上,我們信主的父母和兒女兩代之間,
          也兼有主內弟兄姊妹的身份,因此我們應該常於家中遇上彼此虧欠或不
          和時,落實耶穌「道歉及饒恕」的教訓。






         72                ©  Vineyard of Hope Church  基督福樂之家  2021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