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6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56
620 苏东水文集
亚倾斜。 区域的内部化密切了东亚各国的经贸关系,但东亚地区整体的经贸合作仍处于缺乏实质
内涵的非组织化的形态。
五、东亚的次区域合作将有所发展
合作升温表现: 一是以“多方共邻”为基础而形成的“成长三角”。 较成熟的“成长三角”有: 中
国华南经济带及“新柔廖三角区”。 刚起步的有“环日本海经济区”及东盟的“东三角”与“北三角”
等。 二是以次区域的贸易自由化为特征的东南亚联盟再获进展,将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间由
原计划的15年缩短为10年。 三是东亚合作框架———“东亚经济协议会”已由马来西亚倡议提出,
其主要思想是以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核心。 再联合日本、中国等东亚各国,创建与世界经济集团
化相对称的经济合作体。
六、发展环境改善将推动东亚市场深层开放
东亚经济的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 一是乌拉圭回合最后协议的签署,对东亚国家总体来说是
利多弊少,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全球贸易的推动作用将给东亚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 二是亚太
经合组织“茂物会议”的成功举行,确定亚太经济合作的长远目标,不迟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实现
自由、开放的贸易与投资。 这为21世纪东亚经济的增长开辟广阔的道路。
七、政策宽容取向继续发挥世纪经济新的增长极
东亚各国结合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来实施自己的发展政策表现为:
一是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包括基础产业及国家主控产业)与放宽外汇及股权的限制;二是进一
步开放金融市场,培育和发展地区性的金融中心;三是适度开放电信业,允许外商拥有一定的股份,
逐步由垄断经营过渡到私营竞争。 东亚国家(地区)在实行放宽限制政策上相互仿效,竞相开放,这
将促进东亚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并将导致: (1 ) 经济的发展动力将有所转变,日本和中国
将依靠出口和内需的双重作用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四小龙”及东盟将把经济增长以出口带动为主
转到出口与内需并重的发展轨道上来。 (2 ) 日本与东亚各国经济进一步相融共长;日本对东亚的
投资潮仍将发展,而东亚经济的增长对日本经济产生反射作用。 (3 ) 东亚经济将更具活力。
八、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向与图们江开发
1995年中国经济政策可概括为: 一是降低通胀率;二是进一步支持农业的发展;三是开始改造
国有企业;四是保证适当的经济增长率;五是控制过度的消费(包括集团购买力);六是继续加强开
放政策;七是加强中央的宏观控制力。
中国尽管自1993年中期采取了宏观控制措施,但迄今仍处于通胀与失业的两难局面,如果不
能及时处理好这些重要问题,出现滞胀的可能是存在的。 鉴于近年香港、台湾与内地的投资和贸易
比重日增,中国经济的升降必将影响港台。
继中国南方,上海一带的开放开发之后,图们江下游三角洲的国际合作与开发为世界所关注,